欢迎来到大屏幕显示业绩榜 [ 业绩榜首页 - 网站地图 ]

【论坛实录】 IC、主控、图像处理技术论坛硝烟弥漫?

类别:行业新闻发表于:2016-03-30 17:25

摘要:以下是我们实录高峰论坛的第二个版块。业绩榜在此声明,以下嘉宾发言,仅代表嘉宾个人的观点,业绩榜只是为了信息传播的目的发布,与业绩榜网站立场无关。业绩榜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担保,也不承担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法律责任。(内容太劲爆,小编不敢担这个责任啊!)

    3月26日,业绩榜主办的百家讲坛深圳站,由欧司朗光电半导体独家赞助,中国光协LED显示应用分会全程指导的,【2016国际LED显示应用产业链新生态高峰论坛】,获业内高度赞誉。尤其是三个板块的主题讨论部分,不仅业内独创,更是受到广泛的欢迎和热烈的讨论。为此,小编特别精选了高峰论坛讨论的精彩对话内容,一起分享行业大咖们是如何看待目前行业热点问题的。


0.jpg


    以下是我们实录高峰论坛的第二个版块。业绩榜在此声明,以下嘉宾发言,仅代表嘉宾个人的观点,业绩榜只是为了信息传播的目的发布,与业绩榜网站立场无关。业绩榜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担保,也不承担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法律责任。(内容太劲爆,小编不敢担这个责任啊!)


第二版块


讨论主题:驱动IC、控制系统与图像处理技术


参与嘉宾:


北京凯视达科技有限公司 总经理 刘金华


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总监 廖细致


上海仰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长 高庆伟


深圳市灵星雨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常务副总 周达


深圳市摩西尔电子有限公司 总工程师 胡家同


深圳市唯奥视讯技术有限公司 总经理 曾建军


苏州日月成科技有限公司 董事长 赵一尘


西安诺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营销副总 羿飞


主持人:


大屏幕显示业绩榜 CEO 张强


中国光协LED显示应用分会宣传中心主任 业绩榜 计辉


10.jpg
大屏幕显示业绩榜 CEO 张强


11.jpg
中国光协LED显示应用分会宣传中心主任 

业绩榜 计辉


    主持人张强:关于驱动、控制系统和图像处理有很多比喻,他们是显示屏的心脏、发动机还有中枢神经。他们的作用就是把LED显示屏点亮,让显示屏有更好的显示效果、有更高的效率以及更好的去互联互通,让用户在使用显示屏的时候有更好的体验。


    第*个问题也是我们用户非常关心的问题:互联互通已经成为全球性的技术趋势,显示屏的互联互通也存在巨大的市场需求,但是,目前我们不同的厂商之间的系统还不能互联互通,这方面有解决方案吗?未来的趋势会怎样?


    互联互通是我们的用户尤其是传媒行业特别关心的问题。在座的一位嘉宾,亚洲户外董事长黄淘就问过我,广告市场这么多年有一个需求就是显示屏能不能全都联起来,做统一播控统一管理。我说现在不可以,如果你需要互联互通,你的所有显示屏必须用同一家的系统才可以。


    我想问问台上的嘉宾,你们为什么不可以互联互通?你们打算什么时候互联互通?我们先把话筒交给灵星雨周总,他们是国内最早研发生产控制系统的厂家。


9.jpg
深圳市灵星雨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常务副总 周达


    灵星雨周达:关于互联互通,从技术上来说,灵星雨其实是可以控制任何一个其他供应商的控制系统的。虽然我不知道这样做合不合法,我们曹总(灵星雨董事长曹福新)告诉我说,其他厂家是控制不了灵星雨的。(全场笑)


    灵星雨有一个新架构SOM的公开标准,可以做到统一的标准。但是目前单靠我们企业来做到统一的标准是不够的,还要第三方机构来推动。 从技术上来说,不同厂家的控制系统互联互通一定行,但能不能实现,还需要外部来协调。所以能不能互联互通,要问你们(指向协会关理事长和业绩榜CEO张强),不要来问我们。


    主持人张强:周总说要开放,如果你全部开放,大家可能就都不买你们东西了,好不好?


    灵星雨周达:没事,灵星雨一定会开放源代码,因为灵星雨会从一个控制系统供应商变为控制系统方案提供商,谢谢大家支持。(全场掌声)


    主持人计辉:关于灵星雨的态度,我们在去年12月和灵星雨曹总有过私下的交流。他的意思是从技术角度是没有任何问题,从灵星雨的角度也没有任何问题,从客户的角度愿不愿意我不知道。这个问题除了问过灵星雨,我还问了国内另一家大名鼎鼎的控制系统厂家诺瓦。我不知道接下来羿飞羿总怎么回答。


8.jpg
西安诺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营销副总 羿飞


    诺瓦羿飞:我个人认为互联互通分两个层次。第*个层次就是各家发送卡、接收卡这些控制系统之间互通。我觉得这个层次的互通不是技术问题,而是一个商务问题。这个商务问题的解决需要随着行业的发展、标准化的进程才有可能实现。现在各家都是私有协议,当我们发展到使用标准协议的时候,就可以做到互联互通。第二个层次的广告屏的互联互通。诺瓦已经可以实现了。诺瓦集群管理可以支持到所有的控制系统。通过互联网的TCP/IP协议,把各家控制系统的屏挂在诺瓦的平台上,就可以实现广告屏的互联互通。这就是我的回答。


    主持人张强:今天系统还有一位重量级的嘉宾,摩西尔的总工胡总,我们听听胡总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主持人计辉:胡总是这个行业的技术前辈,我和他认识这么多年 ,今天是第*次看他穿的这么正式。我们今天为什么会把这个话题放在第*个,因为今天在座的除了产业链相关环节的人士,我们还请到了传媒、地产的代表,甚至于我们请到了全国工程商联盟的刘会长。由于屏不同,系统不同导致不能互联互通是他们行业应用中,日常使用中非常关心的问题,所以我们一定要问清楚的。


7.jpg

深圳市摩西尔电子有限公司

总工程师 胡家同


    摩西尔胡家同:在我看来,协议的互联互通有三个层次:底层、中间层、应用层。从应用层来讲,互联互通本来就不是一个问题,有问题都是人为造成的。摩西尔早就打算公开通用协议,这三层协议全部公开。我们后面的演讲会介绍一款产品,目的就是推动行业标准化。


    互联互通是跟所有的控制系统厂家有关,我们合在一起才能解决,解决的方法就是做标准化,不要做特殊协议,全部是标准协议。 之所以互联网发展那么快就是因为标准协议。摩西尔后续会公开我们显示卡现有的源代码和统一协议,更新的协议也会逐步公开


    主持人张强:看来我们互联互通有希望了,已经有两家表示他们会开放底层协议。还有我们在座的一位,上海仰邦的高总,仰邦以异步为主,去年开始进军同步系统。高总你什么时候开放的你的所有协议?


6.jpg
上海仰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长 高庆伟


    仰邦高庆伟:前面三位都是从技术层面来讲的,我从市场需求这方面讲一下。互联互通在传媒行业需求是十分迫切。我们市场上有这么大存量的显示屏,各家控制系统不能兼容导致信息集群控制、远程管理遇到的困难。仰邦在这方面也做了很多工作。包括我们现在提出的互联网+广告平台,希望对传媒行业做一些新的技术方案。应用这一技术方案,传媒商不需要考虑用谁家的系统,通过前端加装通用的接口设备,可以实现显示屏之间的联网集群控制。


    在协议这方面,仰邦做为后来者,非常希望大家开放发送卡和接收卡的源代码,仰邦的发送卡在下月初就可以兼容主流接收卡。对于目前存量显示屏后期的维修维护,从客户角度非常有意义。我很同意大家说的,这是一个商业问题。最后,大家愿意开放协议是对行业很大的促进,我本人非常赞同


    主持人张强:我们可以看到系统厂家越来越以开放的心态来面对过去存在的这一个障碍,业绩榜今年也愿意与大家共同推进控制系统的协议标准化的进程。


    主持人张强:下一个问题,过去驱动IC、控制系统与图像处理三个板块基本上各自独立,但是近年来,呈现出越来越多的跨界与融合的趋势,未来会趋向相互融合吗?我们看到,IC厂家在琢磨IC的能力是不是更强,是不是可以做一些控制的事情;做控制的在想我们是不是可以向上延伸一下,做一些IC的事情,或者向下延伸,推出了集成控制系统与视频处理器的产品。所以我们看到了诺瓦在去年推出了他们二合一的涵盖了视频处理的产品。


    所以问题来了,过去你们彼此独立,未来你们会在多大程度上跨界,去走向融合。我们先从IC来看,把话筒和问题给日月成赵总。赵总你现在做了什么样的储备,你是否准备把你的IC往下游做?


5.jpg
苏州日月成科技有限公司

董事长 赵一尘


    日月成赵一尘:其实张总这个问题是想挑起战争。我认为跨界和融合可以从两个层面来讲,第*,随着显示屏的技术水平和集成度越来越高,IC、系统、图像处理结合的更紧密是必然的,三种功能间的分界线会越来模糊。第二个从大家的功能控制、成本以及效率来说,互相的融合也是必然的


    我们稍微跑一下题,刚才讲的互联互通,这个问题大概只有在我们LED显示屏存在,DLP和液晶并没有这样的问题。开放协议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我们如何做到行业制定标准,而不是企业制定标准。我觉得抛开商业谈任何技术应用都是不合理的。所以我的想法是,包括我们的融合和跨界一样,任何企业首先要做的是生存,所以他必须要掌握核心技术,核心东西全部开放这是不可能的。我觉得刚才几位讲的,要开放的一定是准备淘汰的。对不起啊!(掌声)我只是实话实说,我们也是这样。14年15年百家讲坛我们满世界谈消影,坦率的说我们认为哪个玩意开始淘汰了,所以我们才讲。大家也一样,如果把核心的东西开放那不是找死吗?虽然话说的粗俗,但是我的理解就是融合和跨界,我们首先要保证这个行业正常健康的发展,从300亿到500个亿,什么时候变成300亿美金,才是行业健康的第*步。第二步才是我们的互联互通。这是我第*个想跑题的话。


    回到我们张总的问题,我们会不会融合和跨界。驱动IC上面是灯珠,下面是控制器,灯珠的投资太大我们已经没有能力了,那么我和控制器的关系会怎么样?我觉得有一件事是肯定的,全世界范围,不管是互联网、计算机、显示屏还是手机,所有IC厂家都一直在考虑如何把功能越做越多、集成度越做越高、价格越做越低、量如何走的更多。所以我觉得我们和控制器之间的配合,不是驱动IC厂家去做控制器。因为今天已经融合了,控制器基核心技术也是IC加软件加协议加设计能力。因为过去的驱动IC的协议非常的简单和标准, 通用的恒流驱动IC协议是标准的,不会有太多技术含量。但是今天的IC协议越来越复杂,我们和控制器配合更紧密,沟通会越来越频繁。所以从这个角度是已经融合了。


    我知道张总问的问题是,日月成会不会在控制器这个领域吃这一口,我不知道。我想讲俩件事。 第*例子是我们的老大哥聚积,他们在四、五年前就已经开始做控制器了,所以跨界早就有人开始做了。至于日月成未来会不会在控制器跨界,我想还是取决于我们下游客户的需求。你们台下的人认为我要跨界,我就跨,如果你们认为我跨了就是找死,我就不跨


    主持人张强问台下观众:你们认为日月成要不要跨?


    台下观众:跨!(笑,大家都是唯恐世界不乱吗?)


    日月成赵一尘:第二个跨界的是灵星雨。在日月成还是打酱油的时候,灵星雨已经做IC了。所以我觉得跨界是永远的,只是商业问题。商业需要就跨,商业不需要就不跨。当然不论跨不跨,我们首先要做一件事就是要拍所有控制器的马屁,他们要不支持我,我又要回去打酱油了。(全场笑)谢谢。


    主持人张强:看来跨界确实是早已经开始。请聚积分享一下他们为什么会做控制器。现在还在做吗?以后会怎么样?


3.jpg
深圳市聚信光电有限公司

技术总监 廖细致


    聚信廖细致:我先回应下聚积为什么会做控制器的问题。聚积从1999年进入LED驱动IC领域,一直专注于这一块,没有跨界过其他的。即使在2011年进入控制系统领域,那是因为当时出了一些高阶的芯片5030、5041、5042,内建很多功能的芯片的时候遇到一个瓶颈,就是找不到控制系统来支持。被逼无奈,为了更好的进行高阶产品展示,就成立了一个分公司做系统。虽然也受到了客户的质疑,觉得聚积做驱动IC又去做系统,你们能成功吗?但是没有办法,我们必须走这一步。从目前来看,这一步是成功的,它推动了聚积高阶IC的展示。目前随着主流控制系统对聚积产品的全面支持,我们已经放弃了这一块业务。


    那么未来会不会和控制系统、图像处理做的融合呢?我个人认为驱动芯片更偏向做硬件,后者更偏向在硬件基础上做软件开发。所以,如果我们没有商业利益和压力,是不会去跨界做这一块。目前我们关注的是目前驱动IC协议越来越简单,但是功能越来越多的情况下,我们如何找控制系统厂家去配合。聚积目前做的最多的一件事情是,我们新的IC推出后,给控制系统厂家一个标准的格式,如何改善低灰暗线,消除十字架这些问题,让不同的控制系统厂家和下游客户在调试时很快的上手。


    所以大家可以看到,聚积5024和鹰眼平台的控制系统界面是一模一样的。所以对于应用端来讲,我们希望在控制系统厂商配合下加速聚积驱动IC产品的推广和应用,而我们自己是不会再涉足控制系统这一块了


    主持人张强:今天在座还有凯视达刘总和唯奥视讯曾总,这两位都是更前端信号处理和接入的部分,是直接面向用户的。现在他们都在往你们这边跨界,你们有压力吗?你们会不会担心这些做控制的都向前迈一步做视频处理?


2.jpg
北京凯视达科技有限公司

总经理 刘金华


    凯视达刘金华:凯视达是一家专注于大屏幕显示图像处理技术的公司,主要有LED、液晶、投影三大类产品。我想把问题中融合这个词改一下,其实不应该叫融合,说的重一点叫竞争,更严重一点就是蚕食,是驱动、控制、图像处理三者相互蚕食对方的市场。


    回到刚才那个话题,控制系统为什么不能互联互通,是因为不愿意开放协议,那么他们为什么不愿意公开他们的协议?因为他们捆绑了他们的利益。一个发送卡成本只有100块,他们要卖700快,公开了协议,他们那来的利润?说白了就是一个利益。


    站在图像处理设备的角度,我更希望行业协议标准化的来的早一些。因为标准化以后,对于我来说就是通用的视频接口,比如DVI、VGA和一些其他的视频接口。例如我们控制液晶和DLP,非常标准,非常简单,只需要做信号处理和视频处理就可以了。但是到LED就不行了,视频处理器必须要接入控制系统,才能控制到接收卡。


    如果控制系统厂家可以把协议告诉我,不出一个星期我就可以控制他的接收卡。但是现在,控制系统厂家不这么干。这个发送卡是多余的,但是最终还是需要客户来买单,买一个发送卡装到我的视频处理器里面。我想在客户需求的推动下,行业会朝着这个方向发展,他们把协议告诉我们,我们努力把它实现。


1.jpg
深圳市唯奥视讯技术有限公司

总经理 曾建军


    唯奥视讯曾建军:我认为面对控制系统和视频处理器抱着一个开放和包容的心态是*好的,封闭的心态只能束缚自己。现在像诺瓦推出来的这个二合一产品,我认为二合一产品不是技术上的进步,只是把二者的功能进行了搭配,是一个纯粹的商业上的行为。(曾总向诺瓦直接开炮啦)


    这个二合一的产品会出现什么问题呢?我想说一下我们几年前的一件事情。有一个客户想要更换一个视频处理器,那么,他是要把控制系统也同时替换掉?所以捆绑控制系统和视频处理器对客户是一个不必要的代价。其次,图像处理的系统越来越专业,越来越复杂,有很多专业的功能和要求,需要专业的设备来处理,而不是整合成一个包容的东西。例如,我们现在的有两个设备,图像拼接设备和4K的设备,因为现在小间距的屏幕分辨率越来越高,我们设备输出的端口已经达到8个甚至16个,一个端口、一张发送卡肯定带不起来,需要10到20张发送卡才能带起来。所以说,发送卡和视频处理器从硬件上做在一起,我觉得是一个很不灵活的设计。客户要更换一个功能和性能的话,需要把整个系统更换掉


    第三,我想以手机来比喻,这个产业链里有做显示屏的,有做摄像头的,有做处理器的,大家都专注的做自己的这一块,只有更加专注的做自己这一块,才能越做越精湛。而如果把这些生硬的做在一起,我觉得没有那一家有这样的实力,可以做的这么专业。


    主持人张强:曾总是说你们这些做系统的就不要碰我视频处理器,你们做不了的。(笑声、掌声)


    唯奥视讯曾建军:我只是想表达我们始终专注在视频图像处理,已经至少有十年的积累,我们还是想这样的专注做下去。


    主持人张强:在过去的几年,小间距是行业的一个重要的主题。尤其是在过去一年,小间距的图像效果得到了很大的提升,IC、控制系统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我的下一个问题是从IC和控制系统的角度来说,未来小间距显示效果提升还可以改善多少,还有哪些新的技术?你们认为今天我们在LED小间距的显示效果上是否可以和液晶、DLP相媲美。我们先有请日月成赵总来剧透日月成未来的产品是怎么样的。


    日月成赵一尘:我们从最早从2012年服务第*个小间距客户开始,专注小间距产品两三年的时间。我认为未来小间距的发展会有两头。一头是迎合市场的需要,小间距的平民化。今天耕创P1.875的报价还是超出我的意外的,但是没想到,当时就有人在我旁边说他们还可以做的更低!这是工业化带来的好处,价格会越来越便宜,东西越来越好,这是行业中每个人都需要去做到的。


    另外一头就是性能,从我们日月成的角度来看,小间距刚刚从一个粗放的产品走到了一个有点像显示器的阶段。两年前,我就在演讲中提到,什么时候客户购买显示器的时候,如果把LED列入到液晶和DLP的购物单里,这一天就是LED真正实现了它的价值。因为小间距就是在抢占液晶和DLP的市场。


    刚才张总算了一个帐,就是LED小间距的成本已经跟他们相近了,另外一个门槛,就是小间距LED的显示性能。日月成IC在其中能贡献的,就是如何把效果做到可以和液晶、DLP去媲美。


    我们现有的视频源的来源是根据DLP和LCD来拍摄,这样的视频源在LED上播放就有问题。第*个是灰度的差别,液晶前六阶灰度是不显示的,但是的今天小间距LED是一级就开始起灰的,这两者有很大的差别 。第二个挑战是色温和颜色的还原。例如小间距LED如何在新闻演播室,精确显示黑、白、黄不同肤色的主持人,如何精准的还原颜色。和这个挑战相比,过去我们讲的高亮低灰、消鬼影、第*行暗亮只是基本的功课,不能称之为门槛,真正的门槛来源于色温和色彩的还原。


    主持人张强:赵总认为小间距真正的挑战是来自于色温和色彩的还原。我想问一下聚积的廖总,您认同赵总的观点吗?您是否认为色温和色彩还原是显示屏最重要的问题。


    聚信廖细致:我个人觉得色温这个问题,是图像处理这里可以做的更多一点,对于原始的数据,他们图像处理可以去做一些修正。而IC处于最底层,对图像算法的处理能力是比较偏弱的。


    谈到小间距的挑战来说,我以背后这面屏举例,这个屏我看到的有三个问题,毛毛虫、低灰不均、拼接缝有亮线,显示屏的这些问题目前也还是持续存在的。


    目前,恒流IC的功能越来越多,包含低灰的处理等,算法越来越复杂,但是我们希望协议越来越简单。例如138、245未来是否可以整合到一颗IC芯片里面,让客户用起来更简单更省心。


    主持人张强:最后一个问题,最近我们注意到一些新的技术正在取得突破,比如,48通道、64通道的驱动IC技术,集成到模组上的控制系统技术,60HZ的视频处理技术,除了这些以外,未来还会有哪些值得关注的技术趋势?


    主持人计辉:刚才是灵星雨先回答,这个环节我们交给诺瓦。请告诉大家你们现在还在偷偷摸摸的干什么?


    诺瓦羿飞:从控制系统的角度,其实还有很多事情可以做。首先要匹配小间距的发展,例如发送卡带载要越来越大,接收卡体积要越来越小,带载能力也要越来越大。我们昨天发布的一款产品,接收卡带载能力是普通接收卡的三倍,体积却比名片还要小。另外,4K的发送卡也会在年内推出,以后带载能力也会越来越大,这是一种趋势。然后我们在一些细分的行业,例如体育直播,高端发布会这一类对帧延时要求比较高的产品,做了一款延迟不超过1帧的产品。我认为未来的需求会在各种各样的细分市场的里,针对这部分细分需求我们会做很多突破。


    主持人张强:有请胡总讲一讲摩西尔的情况


    摩西尔胡家同:我先说一下刚才讨论的协议开放的问题,我们肯定是开放的,随时到我们那里去,我们会给你*新的协议。


    关于新产品,我们做了一套生产线的检测设备,接下来会有演讲。这个设备最关键的地方是,数据肯定是完全开放的。


    主持人计辉:下面有请灵星雨周总回答一下。


    灵星雨周达:我不说我们现在偷偷摸摸做什么,我说一下我们三四年来灵星雨偷偷摸摸做什么。这几年我们在市场上声音有点小,因为我们一直在做准备。我现在可以告诉大家,马上、立刻就不会有接收卡了,在灵星雨的系统里面接收卡不会再存在了


    我再讲一个事情,也和跨界有关,我们灵星雨一定会做芯片!(掌声)


    但是灵星雨做的芯片绝对不是他们做的的芯片,我们做的芯片他们是做不出来的。(周总豪言壮语,台下掌声鼓励!)灵星雨要做是管理他们芯片的芯片,这个芯片出来的话,我们才能做到淘汰接收卡。所以,我提醒一下大家,看看你们库存有多少接收卡,不管是多少。(库存要赶紧卖了,全场笑)


    还有,我们不偷偷摸摸,是大张旗鼓的,灵星雨也会做视频处理器!(全场鼓掌)灵星雨做的视处理器可以叫做有视频处理器功能的发送卡,也就是说灵星雨的发送卡就是一个视频处理器。这些技术灵星雨都不会偷偷摸摸做,我们的全球产品发布会一定会邀请大家到场支持!(全场鼓掌,周总太豪迈啦!)


    主持人张强:时间原因,后面几位嘉宾每个人一句话,总结一下未来你们要做什么? 先请高总。


    仰邦高庆伟:我觉得目前在LED控制器这个行业,投入的研发力量越来越大,参与的人越来越多,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快,仰邦也是如此。近期,仰邦对传统的单双色屏和小间距户外广告传媒做好了准备,有一系列的方案,后面会有很多的干货给大家。


    日月成赵一尘:第*件事,我们希望客户板子后面的IC越来越简单,越来越干净。第二个做的事情,用IC越来越放心,越来越安全。第三件是我们希望您的屏调试越来越方便。


    聚信廖细致:聚积48通道的IC已经出来了,也是目前量产效果*好的48通道产品。至于未来的产品,我们认为高集成化一定是未来小间距IC产品的趋势。


    凯视达刘金华:凯视达未来做的事情很简单,就是利用AR、VR技术把简单的显示屏变为一块有趣的屏;利用生物学算法把显示屏变为智能的屏,至于低端的处理器给他们二合一做去吧。(放狠话啊刘总!)


    主持人张强:刘总提出了要做高大上的AR和VR还有生物学算法的监控,视频处理器他不做了。(全场笑)


    主持人张强:今天这一环节的讨论就进行到这里,感谢各位嘉宾的分享!


    接下来,还有论坛最后一个版块【显示屏技术与市场】的精彩分享,小编将会在明天给大家出续集,敬请等待。

来源:大屏幕显示业绩榜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图文内容转载自互联网。您若发现有侵犯您著作权的,请及时告知,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侵权作品,停止继续传播。

欢迎投稿

电话:186-8291-8669;029-89525942
QQ:2548416895
邮箱:yejibang@yejibang.com
yejibang@126.com   
每天会将您订阅的信息发送到您订阅的邮箱!

行业资讯项目信息
案例欣赏

精彩案例推荐
更多>>
首页|案例|行业资讯|视频演示|实用工具|关于我们
本站部分图文内容转载自互联网。您若发现有侵犯您著作权的,请及时告知,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侵权作品,停止继续传播。
业绩榜http://www.yejibang.com 备案许可证号:陕ICP备11000217号-8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4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