沾水发光的二维柔性显示器 给你无限遐想
摘要:近日,南京工业大学黄维院士,北京大学深圳研究院孟鸿教授和德克萨斯大学达拉斯分校Ray H. Baughman教授(共同通讯作者不区分顺序)等人研究了一种基于极化电极桥接的柔性显示器,构建了利用光信号的远距离感应器。
构建具有一定功能和结构的柔性电子器件,为人类未来的生活提供了多种可能,例如:可穿戴的电子产品,植入式芯片,感应皮肤,柔性机器人等。伴随着对于发光材料的研究不断深入,这些富于创造力的产品,正在逐步从实验室走向人们的生活。比如,含有发光元素的服饰,通过光学信号构建的探测器,植入人体之后能够通过光信号释放药物,参与神经信号传递的芯片等。早期的研究,主要是采用丝网印刷技术,实现了交流电柔性发光材料的大规模制造。现如今,伴随着3D打印技术的出现,具有更加复杂结构的柔性材料也随之产生。
近日,南京工业大学黄维院士,北京大学深圳研究院孟鸿教授和德克萨斯大学达拉斯分校Ray H. Baughman教授(共同通讯作者不区分顺序)等人研究了一种基于极化电极桥接的柔性显示器,构建了利用光信号的远距离感应器。该研究发表于 Advanced Materials, 题为 “Polar-Electrode-Bridged Electroluminescent Displays: 2D Sensors Remotely Communicating Optically”。研究人员设计了一种新型结构的发光器件,这种器件主要由四个部分构成,分别是,一对平行叠加或者并排分布的电极,发光层,介电层以及一个可调控的电极层。通过选择不同的极化材料或者导电薄膜,实现了该电极层的可控。这种新型结构不仅简单,利于大规模制造,更为重要的是,与传统意义上的发光器件相比,一对相反的电极不再是互相堆叠,而是并排分布。正是由于这种结构上的优势,研究者们设计出了不同种类的器件。例如,将这种柔性材料安装在雨伞上,当水落在雨伞上,雨伞就会发光,这也为构建利用光信号变化的远程探测器提供了可能。
这项研究介绍了一种新型的,低成本的,可以大规模生产的柔性发光器件。作者首先对该器件的发光性能进行了研究,并且探讨了发光性能与桥接物质,外加电压之间的关系。进而将其做成了基于光信号的感应器。当雨伞被淋湿时或者用手触碰时,接触的表面都会发光。不仅如此,这种新型的发光器件还可以应用于书写,当用铅笔书写时,对应区域也能发光。这也为未来的触控显示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
责编:树懒
来源:材料牛
欢迎投稿
QQ:2548416895
邮箱:yejibang@yejibang.com
或 yejibang@126.com
每天会将您订阅的信息发送到您订阅的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