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国智慧城市投资将达到2000亿元
摘要:IDC预测,到2022年,中国智慧城市投资将达到2000亿元人民币。
2月21日,IDC预测,到2022年,中国智慧城市投资将达到2000亿元人民币。
无论是2月18号发布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还是在其他8个城市群的规划:《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山东半岛城市群规划》、《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中原城市群发展规划》、《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等,都明确提出智慧城市群建设。
对于智慧城市建设,IDC分析认为,从企业级市场来看,与空间结合最为紧密的数字化建设浪潮是过去十年的智慧城市建设,2019年,智慧城市建设从应用建设为导向转向平台建设为导向、从项目建设为导向转向运营服务为导向、从政府管理和民生服务为导向转向产业促进为导向。
城市云中心、城市大数据中心、城市统一运营中心逐步成为建设重点,智慧交通、智慧市政、智慧环保成为创新建设场景。IDC预测,到2022年,中国智慧城市投资将达到2000亿元人民币。
此外,智慧园区是智慧城市建设的"细胞级"构建,包括智慧社区、共享办公、智慧商区、智慧场馆、智慧产业园区、智慧开发区、智慧景区等多种不同场景。IDC预测,到2020年,智慧园区市场的投资增速将远超智慧城市市场投资的增长速度。
目前,中国正处于快速城镇化进程中,新型城镇化被列为"十三五规划"的重要内容,而智慧城市是落实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抓手。中国在2015年底提出新型示范性智慧城市建设,对"智慧城市"的概念进行细化和提升,到2020年,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随着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第三平台技术的不断成熟,市场需求的推动,智慧城市市场将在未来五年保持快速增长趋势。
同时,经过多年的智慧城市发展,信息化、智慧化进入精细化发展阶段,智慧城市所辖的各个模块,智慧政务、平安城市、智慧医疗、智慧交通等会出现迥异的增长模式和增长速度。
ICA预测,从现在开始到2024年,智慧城市建设负责人及其团队将迎来下列发展变化:
预测1:2019年,原有系统的安全隐患将阻碍30%的中国3-5线城市对新技术的应用,新老系统的连接将带来较大安全风险。
预测2:2019年,30%的中国一线和二线城市将建成开放数据平台,用以提升政务服务能力,企业创新性和政府透明度。
预测3:到2020年,超过40%的创新型智慧城市项目将在中国少于500,000人口的小城市进行试点。
预测4:为避免AI相关的隐私和道德危机,到2021年,30%的中国地方政府将颁布并实施相关政策以避免算法偏见和不道德的数据使用。
预测5:到2020年,30%的中国一二线城市将开始支持自动驾驶,带来更多的实地自动驾驶实验、更快的交通管理创新和道路安全提升。
预测6:到2020年,80%的中国一二线城市将建成统一的主动应急预警系统,通过集成信息进行应急响应的全流程支撑。
预测7:到2022年,中国智慧城市投资将达到2000亿人民币,其中数字政务、公共安全和交通管理是主要驱动力。
预测8:到2023年,30%的中国城市将部署民众参与平台以征集有关城市预算和社区决策的意见。
预测9:到2023年,20%的政府将使用区块链/分布式账本技术进行福利发放、身份管理和合同管理。
预测10:到2022年,由于水资源的进一步紧缺,60%的中国城市将部署基于物联网(IoT)的水务管理系统用以泄漏检测和水质管理。
来源:科技世界、IT168企业级
欢迎投稿
QQ:2548416895
邮箱:yejibang@yejibang.com
或 yejibang@126.com
每天会将您订阅的信息发送到您订阅的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