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变脸持续 雷曼光电面临多业务扩张风险
摘要: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包括LED照明、LED传媒等在内,雷曼光电共拓展了五大经营业务,其布局的真正目的或许在于规避封装、显示屏产品毛利率持续下降的风险,寄望在残酷的行业洗牌中存活下来。
头顶中国大陆LED封装行业以及深圳LED行业第*家创业板上市公司光环的雷曼光电(SZ.300162),在登陆资本市场后,业绩便急转直下,此后更是是非不断。在2012年10月和2013年初,雷曼光电相继陷入了惠州搬迁劳资纠纷和四大客户“质量纠纷”风波。
4月20日,雷曼光电披露的2012年年度报告数据显示,2012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约3.16亿元,同比增长19.94%,但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却仅只有1653.08万元,同比下滑44.4%。
尽管去年LED行业遭遇低谷行情,大部分企业的业绩均陷入低迷状态,但雷曼光电业绩变脸速度之快,与其IPO上市前三年净利润高增长反差巨大,令人咋舌不已。
业绩变脸持续
三年前,雷曼光电的掌舵人、公司董事长李漫铁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自信满满地表示:“通过上市可以使企业获得更好的发展平台,上市也将促使雷曼光电能够以一个超常规的速度快速发展。”
上市前,雷曼光电招股说明书中的业绩数据无比靓丽,2009年、2010年其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增长率分别达为103.41%和88.81%。与此同时,2009年、2010年雷曼光电的净资产收益率更是分别达到了33.08%和37.57%,投资回报率之高让人侧目。
但在上市当年,公司业绩就开始出现小幅下滑。记者翻阅相关资料发现,2011年雷曼光电实现营业总收入约2.64亿元,同比增长27.97%,而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2972.97万元,同比下降18.64%。
到了2012年,雷曼光电业绩变脸的迹象开始加剧,虽然总营收突破3亿元,但其净利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增长却较上期缩水四成有余,负债总额也由2011年的9242.75万元激增至1.36亿元,如此槽糕的业绩表现让李漫铁在短期内希望借助资本市场腾飞的梦想开始变得渺茫。
“2012年雷曼光电的封装业务增长比较缓慢,业绩增长主要靠LED显示屏业务救场。”高工LED产业研究所(GLII)研究总监张宏标表示,雷曼光电以LED封装起家,但2012年其LED显示屏业务销售额却达到1.7亿元,首次超过封装业务营收。
雷曼光电2012年年报数据显示,2012年雷曼光电直插式、贴片式以及中大功率LED器件的营收均出现不同程度下滑,其中直插式LED器件销售额约4759万元,同比下降30.82%,贴片式LED器件销售额为7108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四个百分点。
“雷曼光电既做封装器件,又做显示屏成品,肯定会与下游客户产生冲突。倘若公司选择发力下游应用,封装器件客户自然会大大减少。”一位已离职的雷曼光电前高管向记者表示。
而在中大功率器件方面,雷曼光电还未来得及大力开拓市场,相关业务营收就已开始出现大幅下跌迹象。
“中功率照明类器件基本可应付现有订单,而大功率LED器件由于各种原因,并不是公司的主力产品,基本上没有作为销售重点。”上述高管坦言。
产能扩张滞后
近年来封装市场不景气,毛利率普遍下滑,加之业绩低迷,雷曼光电的扩产也一度滞后。
2011年1月,雷曼光电以高达131倍的市盈率成功“IPO圈钱”6.05亿元后,其规划的惠州雷曼“高亮度LED封装器件扩建项目”和“高端LED显示屏及LED照明节能产品扩建项目”随之动工。上述项目原计划于2012年8月底竣工,却由于新产业园供电能力不足、电压等级不够,项目竣工推迟至2012年10月31日。此后公告称两项目已完工,但目前投产情况不详。
此外,其惠州“生产研发基地建设和高端LED系列产品产业化项目”的部分厂房、办公楼及生产配套设施虽已部分投入使用,但雷曼方面称,受近年国际市场环境恶化、LED行业发展未如预期等各种因素影响,公司放慢投资进度,将项目建设期延长至2013年10月31日。
记者致电雷曼光电董秘办公室,了解上述两个项目的*新进展,公司董秘罗竝以涉及上市公司非公开信息为由,拒绝了记者的采访。因此,目前其实际产能情况无法得知。
但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封装行业人士向记者透露:“雷曼光电虽然是深圳市首家登陆创业板的LED企业,但其封装收入还不及国星光电的三分之一。”
“我们目前LED封装产能大概是300KK/月,规模已经超过了雷曼。”深圳锐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石耀忠告诉记者。
“今年封装行业已经出现了一些变化,如鸿利、瑞丰以及国星光电等同行已经在大规模扩产,今后封装企业竞争的决胜因素将会更多地体现在产能规模、品牌效应、管理能力以及成本控制等方面。”晶台光电总经理龚文告诉记者。
雷曼光电一直将其产品定位为中高端,致力于打造品牌效应,但产能扩张滞后、欧美日韩中高端器件价格持续下降,都在很大程度上阻碍公司的市场占有率提升。
数据现实,目前雷曼光电的封装产能已经远落后于国星光电、鸿利光电等国内竞争对手,未来随着日亚、欧司朗、PHILIPS LUMILEDS等欧美日韩厂商进一步蚕食中国大陆市场,雷曼光电的原有优势或将逐步消逝,未来面临的经营压力短期内难以消除。
多业务扩张风险
此外,雷曼光电布局较早的LED照明业务也一直未见起色,2012年其LED照明产品业务销售额只有1235.28万元,营业利润仅为200万元左右。
记者通过投资者关系互动平台咨询得知,2012年雷曼光电LED照明业务(含照明封装器件)占总营收比重不到10%。
不过,尽管照明业务产能规模较小、收益甚微,在照明渠道、品牌等方面并不占优势的情况下,雷曼光电仍然觊觎LED照明市场这块大蛋糕。
2012年7月,雷曼光电斥资3000万元成立雷曼节能全资子公司,以开拓LED公共照明和LED照明节能应用市场。这一举动看似雷曼光电终于要对LED照明业务方面大显身手了,但业界人士对此却另有看法。
“从显示屏转型至LED照明并没有那么容易,国内目前还没有很成功的案例。”石耀忠对显示屏企业向LED照明转型模式泼了一盆冷水。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包括LED照明、LED传媒等在内,雷曼光电共拓展了五大经营业务,其布局的真正目的或许在于规避封装、显示屏产品毛利率持续下降的风险,寄望在残酷的行业洗牌中存活下来。
今年初以来, 联建光电、利亚德及德豪润达等为代表的营收规模较大的企业对LED显示屏下游渠道抢夺及控制力度在不断加大,而雷曼光电若无法获取新的利润增长点,今后主营业务所面临的业绩压力或将随之倍增。
来源:新产业
欢迎投稿
QQ:2548416895
邮箱:yejibang@yejibang.com
或 yejibang@126.com
每天会将您订阅的信息发送到您订阅的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