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大屏幕显示业绩榜 [ 业绩榜首页 - 网站地图 ]

驱动IC最高涨20%!新一轮涨价潮再次来袭?

类别:行业新闻发表于:2022-04-01 15:44

摘要:3月29日,集创北方发布产品联络函表示,由于上游晶圆价格在2022年Q1和Q2持续上涨,为了确保产能和供货,所有LED显示驱动产品含税价格在现行价格基础上上调5%-20%,并于4月1日开始执行。

   3月29日,集创北方发布产品联络函表示,由于上游晶圆价格在2022年Q1和Q2持续上涨,为了确保产能和供货,所有LED显示驱动产品含税价格在现行价格基础上上调5%-20%,并于4月1日开始执行。据了解,集创北方成立于2008年,专注于显示控制芯片的设计。

1.png

   早在3月14日,有媒体报道,全球半导体硅晶圆(半导体硅片)市场持续紧张,虽然台湾硅晶圆三雄环球晶圆、台胜科技与合晶科技都陆续与客户签订长期供货合约,但去年下半年第 一波调涨价格的一年期长约即将迈入换新约议价阶段,合晶科技、台胜科技都将调涨新合约报价,涨幅逼近一成左右,同时环球晶圆也将逐步调升报价。有业内人士指出,这新一轮涨价潮背后,主要原因便是台积电、英特尔、三星等一众晶圆代工/IDM厂商的大幅扩产步伐。


   实际上,IC端价格的上涨与晶圆产能息息相关,相关事态要追溯到2020年Q3。晶圆产能吃紧、封测产能爆塞,逐渐成为IC暴涨缺货的重要诱因。成本压力的传导,势必连带影响到显示驱动IC市场。


   加之,车载芯片、5G等有更高增长空间、更高毛利率,产能与显示驱动IC需求高度重叠,必然会挤压显示驱动IC的经营代工和封测产能。虽然全球芯片制造商都在积极扩产,但是目前缺芯问题仍未完全解决。


   2021年,LED行业产品价格呈现持续上涨态势,由于原材料面临供需关系紧张的局面,产业链上下游厂商均不同程度上调了原材料价格,其中包括LED显示驱动IC、RGB封装器件、PCB板材等上下游原材料。国内相关企业如利亚德、洲明科技、艾比森、木林森等多次上调产品价格,平均涨幅在5%左右,其中极个别短缺产品价格的涨幅高达30%。更甚的是,在大缺货的背景之下,所有的大厂要付全额的保证金+签协议才能保证拿到IC产能,甚至到了有市无价的地步。


   从成本承受力角度看,LED中小企业多数在采购端话语权不强、库存规模有限,且采购协议期限往往偏短;同时其在终端销售端,本身利润就更为微薄,产品价格偏低。LED行业涨价潮如果来袭,对很多现金流缺乏的中小企业来说,必将首当其冲。


   此外,市场上也有一种声音认为去年驱动IC涨价潮有囤积居奇、投机炒作芯片的行为推波助澜,2021年,由于涨声不停,特别是IC端涨价与缺货带来的影响,许多LED工程屏项目被迫延后,相关厂商苦不堪言。2021年年底以来“缺芯”问题已有所缓解,但受疫情反复影响,2022年以来,半导体供给持续紧张,集创北方率先发布涨价函,难免让LED显示屏企业紧绷神经,对于此轮涨价会不会传导到下游,其他驱动厂商是否会跟进,终端屏企是否引起联动,后续影响几何,仍需进一步观察。


   近期,全国本土聚集性疫情呈现点多、面广、频发的特点,俄乌战争爆发,加之经济制裁,导致国际市场供应链断裂。在国内疫情反复、国际环境错综复杂等因素影响下,很多中小企业担心,某轮的价格涨跌可能会引发新的一轮市场重新洗牌,中小企业的生存空间恐怕要在夹缝中求生存。无论如何,LED显示屏企业要未雨绸缪,应更加积极、更加智慧应对有可能到来的涨价潮,多措并举应对常态化疫情防控并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在“5G+8K”“百城千屏”“东数西算”等政策的加持下,抓住重要战略发展机遇期,推动技术创新,不断拓展和突破,挖掘新的潜力发展空间,这样才能行稳致远。

来源:屏显世界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图文内容转载自互联网。您若发现有侵犯您著作权的,请及时告知,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侵权作品,停止继续传播。

欢迎投稿

电话:186-8291-8669;029-89525942
QQ:2548416895
邮箱:yejibang@yejibang.com
yejibang@126.com   
每天会将您订阅的信息发送到您订阅的邮箱!

行业资讯项目信息
案例欣赏

精彩案例推荐
更多>>
首页|案例|行业资讯|视频演示|实用工具|关于我们
本站部分图文内容转载自互联网。您若发现有侵犯您著作权的,请及时告知,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侵权作品,停止继续传播。
业绩榜http://www.yejibang.com 备案许可证号:陕ICP备11000217号-8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4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