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大屏幕显示业绩榜 [ 业绩榜首页 - 网站地图 ]

中国经济和信息化:LED扩张的代价

类别:行业新闻发表于:2011-10-26 16:42
    人物:毛国钧

  职务:深圳钧多立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领域:半导体照明

  事件:失踪

  文 | CEI王赵宾

  在深圳钧多立实业有限公司(下称钧多立)员工眼里,去年他们还是有着上亿元销售额的*秀企业,如今仅欠债就超过了9000万元,这其中还不包括尚未浮出水面的高利贷。

  同样不可思议的是,曾经有着“2011中国电子行业领军人物”等光环的企业家毛国钧,却在短短几年内落得个跑路的下场。

  10月8日,钧多立董事长毛国钧、其妻崔丽华及其在公司内任职的亲属全部失踪。留下钧多立一长串的欠债名单:拖欠建设银行龙华分行贷款3000万元;拖欠中化集团远东国际租赁公司1728万元,拖欠供货商已登记款项1200多万元;拖欠担保公司3300万元左右

  有人将毛当下的境遇,归结于盲目扩张引发的资金链断裂。就在去年,钧多立规划在四川双流投资4亿元,建设LED封装应用相关项目。与此同时,毛 还曾计划今年上半年完成湖北襄樊生产基地,下半年完成江苏昆山生产基地的建设。这些都是不小的开支。然而,注册资本仅有2000多万元,年销售额仅1亿多 元,毛看似雄心勃勃,难免有些势单力孤。

  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就在半年前毛国钧还曾对媒体表示,当下有实力的投资财团、投资客纷至沓来,投资热情暴涨。然而实际情况确是盲目投资存在较大比例,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LED行业的混乱,给行业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冲击。

  与此同时,钧多立的家族管理模式也是隐患重重:公司经营由毛国钧一人操纵,财务和审计则掌控在其妻崔丽华手中,其高管则被置于其他核心事务之外。即使在公司业务扩大时,也并未建立一个全方位的人才团队,只靠毛一人操盘,在面对经营困境时,压力巨大,难以抽身。

  事实上,钧多立的倒下,与自身盲目扩张和运营息息相关,与国内LED行业产能过剩也大有关系。

  广东省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美国、日本和欧洲的LED企业,拥有80%以上的LED芯片核心技术专利,而国内同类企业拥有的同类专利不足 10%。由于缺乏最为核心的芯片技术,我国LED企业普遍进口国外的芯片。国外知名LED芯片企业的产品,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接近100%。这种强烈的反 差恰巧说明了国内LED 行业面临的尴尬。

  “在痛苦中仰望未来。”有人总结LED行业内企业家的现状,而在脆弱的资金链和行业虚假繁荣的背后,毛国钧用逃跑来面对危机,也是一种欠缺企业家精神的表现。

来源:
《中国经济和信息化》杂志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图文内容转载自互联网。您若发现有侵犯您著作权的,请及时告知,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侵权作品,停止继续传播。

欢迎投稿

电话:186-8291-8669;029-89525942
QQ:2548416895
邮箱:yejibang@yejibang.com
yejibang@126.com   
每天会将您订阅的信息发送到您订阅的邮箱!

行业资讯项目信息
案例欣赏

精彩案例推荐
更多>>
首页|案例|行业资讯|视频演示|实用工具|关于我们
本站部分图文内容转载自互联网。您若发现有侵犯您著作权的,请及时告知,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侵权作品,停止继续传播。
业绩榜http://www.yejibang.com 备案许可证号:陕ICP备11000217号-8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4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