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大屏幕显示业绩榜 [ 业绩榜首页 - 网站地图 ]

LED厂家欲借LED照明突击下游出海口

类别:市场分析发表于:2012-07-20 13:15
    产能过剩的危机味道逐渐变淡之际,国内LED上市公司的业绩也曾现出冰火两重天的走向。

  国星光电(002449.SZ)、瑞丰光电(300241.S Z)、雷曼光电(300162.SZ)和洲明科技(300232.S Z)2011年均走入收入同比增长、净利润同比下滑的怪圈,直至今年一季度也无法走出这一怪圈。

  相反,三安光电(600703.SH)、德豪润达(0 0 2 0 0 5 . S Z)和鸿利光电(300219.S Z)2011年业绩却逆市飘红。

  《新产业》注意到,三安光电、德豪润达和鸿利光电业绩逆市飘红的根本原因,在于其成功拓展了LED下游应用市场出海口,也成为度过LED行业产能过剩危机的“过冬棉袄”。

  “现在绝大部分L E D上游和中游企业,以及LED显示屏企业,都将发展LED照明市场作为公司的转型方向。”瑞丰光电和联建光电(300269.SZ)的高层对《新产业》表示,这种做法在短期内会提升公司收入规模,但长期来看,也容易导致LED企业偏离自身原有的主业,存在被下游LED应用市场客户边缘的风险。

  巨额订单

  尽管如此,在快速发展的LED市场背景下,自己拓展下游出海口的效果还是相当明显。

  3月底,德豪润达与泰国PEA 能源公司、KANTHaWiChit工程公司签定860万美元的LED 路灯产品销售合同,并期望未来几年为泰国电力局提供LED路灯产品。

  在此之前,德豪润达先与北京天旭恒源节能公司签署《战略采购协议》,天旭恒源节能公司有意采购10万套LED路灯产品,总金额约达3.95亿元。随后,德豪润达又与日本双鸟和美国沃尔玛签约,获得总额5.66亿元的LED照明订单。

   而作为LED上游厂家的德豪润达,之所以如此大手笔落力下游LED照明市场,主要还是因为德豪润达在2011年已尝到下游LED照明应用业务的甜头。 2011年德豪润达收入30.65亿元,同比增长18.12%,实现净利润3.92亿元,同比增长100.44%,业绩的增长主要来自于LED业务,特别 是LED应用业务收入的增长。

  财报显示,2011年德豪润达LED业务收入达9.13亿元,同比增长151.6%。其中,L E D照明应用营业收入7.72亿元,同比增长203%,LED应用产品业务收入占LED总收入比重高达85%。最关键的是,德豪润达去年L E D应用产品的毛利率高达44.29%,同比还增长了10.68个百分点。相反,德豪润达的LED封装业务的毛利率水平仅为8.87%,同比下滑了 11.23个百分点;而上游LED芯片业务还处于亏损状况,去年仅收入1477万元。

  德豪润达董事长王冬雷在财报中表示,公司LED 应用业务大幅度增长,主要是得益于地方政府对新兴产业扶持力度的加大,以及节能减排政策的持续推行,LED 应用产品特别是路灯产品的需求保持了较快的增长。

  一位熟悉德豪润达的业内人士指出,德豪润达的L E D芯片技术指标不高,缺乏下游客户的认可,在行业内也基本看不到其它客户采用其LED芯片,“所以德豪润达所生产的LED芯片基本只能自用,其MOCVD设备产能释放还需要一定时间。”

   按照德豪润达的计划,公司将在扬州、芜湖、大连三大基地规划MOCVD台数分别为60、100、130台。德豪润达2 0 1 1 年一季度财报显示,截止3月31日,芜湖德豪润达已到货 MOCVD 设备50 台,扬州德豪润达陆续到货MOCVD 设备30 台,有14台MOCVD设备已开始量产,其余设备还在高度调试中。

  如此看来,德豪润达自己拓展下游出海口,其实也是基于自身需求的一个无奈举动,否则80台MOCVD的LED芯片产能根本无法消化。

  德豪润达董秘邓飞对《新产业》表示,公司一直在根据LED照明市场来设定自己的产品战略,今年除了LED路灯外,还会加重室内照明的产品线的拓展。

  产业避风港

  相比德豪润达,国内LED龙头企业已将自身拓展下游LED应用市场,作为公司躲避国内LED产能过剩危机的避风港。

  2011年,三安光电收入17.47亿元,同比增长102.56%。实现净利润9.36亿元,同比增长123.29%。即便扣除包括8.05亿元的政府补贴在内等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仍达到4.62亿元,同比增长92.98%。

  值得注意的是,2011年三安光电L ED应用产品收入5.8亿元,相比2010年2.23亿元,增长了160%。更令人吃惊的是,其LED应用产品的毛利率高达63.39%,相比2010年的40.28%的产品毛利率水平,足足增长了23.11个百分点。

  《新产业》计算得出,2011年三安光电LED应用产品业务收入占其总收入比重达33.2%。综合比较其产品毛利率水平,LED应用产品已成为三安光电最盈利的板块,毛利贡献已超过LED芯片业务。

  财报显示,三安光电前五大客户分别为安溪县国有资产投资有限公司、芜湖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淮南市城乡建设委员会、昆明银鹏工贸有限公司和深圳市安普光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从客户性质以及三安光电过往公布的公告来看,安溪县国有资产投资有限公司、芜湖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和淮南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应该就是三安光电LED应用产品的主要客户。

  有意思的是,来自安溪县国有资产投资有限公司、芜湖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和淮南市城乡建设委员会三家客户的营业收入高达5.69亿元,占三安光电2011年LED应用产品收入比重高达98%。

   以上数据显示,三安光电的LED应用产品收入几乎均来自地方政府的订单。三安光电有关人士也对《新产业》承认,公司LED应用产品收入主要依靠地方政府 订单,自己对外部市场的销售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该有关人士强调,三安光电业务重心还是LED芯片,LED应用产品业务只是附带。

  “ 地方政府订单也是三安光电LED应用产品毛利率大幅飚升的根本原因。”国内一家L E D芯片厂家高层对《新产业》透露,对投资地方的LED厂家来说,当地政府路灯订单其实是优惠政策之一,这种路灯订单市场化程度并不高,存在保护LED企业投资的味道。

  上述高层说,这种采购订单一般投资时就已签定,而且还圈定了产品数量和金额,也就是说在一两年就已经定下了LED路灯的采购价格。当LED芯片的市场价格大幅下滑时,自然就会推高厂家LED应用产品的毛利率水平。

   芜湖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一位官员曾对《高工LED》承认,市政照明订单价格偏高。但他表示,如果没有此类支持,LED企业不太可能到芜湖投下 几十亿元。根据三安光电过往公告,因为在当地投资LED项目,三安光电从芜湖获得6亿L ED路灯订单,从淮南市获得4.5亿元LED路灯订单,从泉州市和安溪县获得16亿元LED路灯订单,共计26.5亿元LED应用产品订单。

  而上述订单均要在2013年前执行完毕,也意味着三安光电2012和2013年还至少手握15亿元以上的LED路灯。重要的是这部分订单利润空间相当有保证,甚至可以化解产业周期波动给企业所带来的经营风险。

  产业转型

   不过,三安光电和德豪润达案例毕竟不是大多数LED企业可以效仿的。因为,目前国内LED企业收入规模有限,无法像三安光电和德豪润达一样,可以动辄十 几亿元的预算立项投资,来换取政府的补贴和订单。摆在他们面前的路可能只有转型,前景更为广阔的LED照明市场无疑是现实中*佳的选择。

  去年12月鸿利光电公告称,公司拟通过新设全资子公司广州市莱帝亚照明科技有限公司,在广州市花都机场高新科技产业基地投资建设LED产品应用与开发生产基地。

  “封装企业要做大做强,必须发展下游应用产品。”鸿利光电董事长李国平说。

   鸿利光电2011年财报显示,2011年收入5.49亿元,同比增长25.5%,实现净利润7303万元,同比增加16.11%。其中, LED应用产品收入达1.34亿元,同比增长33.42%,占鸿利光电总收入比重达24%,LED室内照明和汽车照明应用产品收入增长是其业绩增长的主要 原因。

  更关键的是, LED应用产品毛利率高达33.91%,甚至高过鸿利光电整体毛利率33.6%的水平。

  无独有偶

   以洲明科技为代表的LED显示屏企业也开始发力LED应用照明市场,2011年洲明科技L E D照明产品收入5600万元,同比增长67.71%,占其总收入的比重也从6.67%,上升至10.52%。此外,L E D照明产品的毛利率达35.83%,远远高过其LED显示屏23.8%的水平。

  洲明科技董事长林洺锋在财报中表示,公司正积极布局LE D 照明市场,在全球80 多个国家和地区,已建设了示范性项目,以此扩大品牌知名度,为公司将来迅速占领LED 照明市场铺平道路。

  基于此,洲明科技在2月公告称,拟以全资子公司惠州市洲明节能科技有限公司为主体,投资3.6亿元在广东省惠州大亚湾西区樟浦地段建设LED照明应用产品生产基地。

  “LED应用照明成为LED企业竞相争夺的香饽饽,也成为大家摆脱业绩下滑的有效手段之一。” 但龚伟斌认为,无论上游中游LED企业拓展LED下游市场,还是LED显示屏厂家转战LED照明市场,所带来的业绩增长很可能是一个短期的行为。

  一方面,LED照明市场是一个渠道为王的市场,并非LED企业所擅长的市场。另一方面,下游其它LED照明客户也会质疑上游LED企业的业务定位,存在逐步下游客户边缘化的风险。

  “比如,照此态势发展下去,鸿利光电将成为一家照明公司,瑞丰光电还是专业的LED封装,与他们的区别将越来越明显。”龚伟斌说。

  同样基于此,1 月,瑞丰光电与国内照明巨头雷士照明(02222.HK)共同出资5000万元成立合资公司,从事高功率照明用LED封装技术研发、LED封装产品制造、销售。

  龚伟斌透露,该合资公司所生产的LED器件将主要供应给雷士照明。

  市场风险

  不过,市场竞争风险也逐步显现。

   雷士照明2011年报显示,2011年L E D照明产品毛利达307万美元,同比2010年的191万美元,增长了61%。而雷士照明L E D照明产品的毛利率仅为14.9%,相比2010年的23.2%,整整下降了8.3个百分点,也低于雷士照明的传统照明产品毛利率水平。

  按照上述数字估算,雷士照明的LED照明产品销量同比增长幅度应该超过100%。

  雷士照明在财报中表示,为打开LED照明市场,公司有意降低了LED照明产品的毛利率水平,以抢占市场。多位L E D照明厂家高层对《新产业》透露,目前雷士照明已在LED照明市场挑起价格战。

  主要LED上市公司2011年业绩比较

  很难想像,在照明市场打拼多年的雷士照明在LED照明市场打起低价牌,对于刚刚转型LED照明市场的LED企业来说,将如何面对这样的挑战。

  毕竟,鸿利光电和洲明科技的LED照明产品的毛利率还锁定在33%以上。

  此外,从国内LED企业一季度财报来看,由于欧洲经济危机,LED应用产品海外出口备受打击,直接影响了国内LED企业的业绩表现。

  国星光电、洲明科技、鸿利光电今年一季度均出现收入和净利润双双下滑的局面;瑞丰光电和德豪润达也出现收入增长,而净利润下滑的状况。

  由此来看,LED企业自己拓展或转型下游LED照明市场,是否真的对业绩有长期的拉动效应,目前仍然是一个问号。

  最典型案例莫过于三安光电。今年一季度,三安光电收入5.1亿元,同比增长85%,实现净利润2.04亿元,同比增长24%。按理说,这一业绩表现已相当*秀。

  但截至3月31日,三安光电的存货又上升至9.71亿元,相比2011年底的9.18亿元,增长了5.8%,超过去年第三季度末的9.33亿元的高峰,库存危机再次重现。

  业内人士指出,因为库存危机,去年11月三安光电还出现“女婿退位,儿子接班”高层变动。随后,三安光电大幅降价抛售LED芯片,才将库存下调至2011年底的9.18亿元。

  “从现在三安光电的存货增长情况来看,三安光电自身拓展LED照明市场应用,可能并不是出路,仅仅是消化和缓解库存危机的短期策略。”上述业内人士说。

来源:新产业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图文内容转载自互联网。您若发现有侵犯您著作权的,请及时告知,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侵权作品,停止继续传播。

欢迎投稿

电话:186-8291-8669;029-89525942
QQ:2548416895
邮箱:yejibang@yejibang.com
yejibang@126.com   
每天会将您订阅的信息发送到您订阅的邮箱!

行业资讯项目信息
案例欣赏

精彩案例推荐
更多>>
首页|案例|行业资讯|视频演示|实用工具|关于我们
本站部分图文内容转载自互联网。您若发现有侵犯您著作权的,请及时告知,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侵权作品,停止继续传播。
业绩榜http://www.yejibang.com 备案许可证号:陕ICP备11000217号-8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4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