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外双重夹击致夏普难翻身 酝酿“瘦身”融资
类别:企业动态发表于:2012-08-20 14:09
关键字:夏普 财年巨亏
摘要:业绩下滑、鸿海入股延后,让夏普对资金十分渴求。根据外媒报道,夏普正考虑出售复印机及空调业务,以尽快获得银行的追加融资所提出的计划。此外,夏普还计划裁员5000人、出售日本的总部大楼,以及压缩太阳能电池工厂的规模。
今年3月签订的鸿海对夏普股票的收购计划,迟迟未能实施。据外媒报道,鸿海要求将出资比例从当初决定的9.9%提高到20%左右。夏普虽然不愿鸿海提高出资比例,但是银行开出支持融资的条件就是尽快促成鸿海入股。
鸿海要求夏普把当初签约时每股550日元的价格,降低到接近目前的股价约每股200日元。如果按原来660亿日元的出资额,鸿海获得的股权比例将提升,将出现鸿海要求派遣董事的可能性。此前,鸿海答应持股9.9%,并不向夏普派董事。
为了稳住鸿海这一合作伙伴,夏普正考虑将日本之外的彩电组装厂、液晶模组厂也转让给鸿海。显然,夏普在引入鸿海的道路上,正面临两难选择。
业绩下滑、鸿海入股延后,让夏普对资金十分渴求。根据外媒报道,夏普正考虑出售复印机及空调业务,以尽快获得银行的追加融资所提出的计划。此外,夏普还计划裁员5000人、出售日本的总部大楼,以及压缩太阳能电池工厂的规模。
夏普被称为“液晶之父”,拥有全球唯*的一条液晶十代线。但是继2012财年巨亏之后,2013财年第*季仍然未能扭转亏损的势头。帕勒咨询*深董事罗清启指出,内部和外部的双重因素,导致夏普难以翻身。“夏普继续亏损,是因为成本较高、销售不畅、现金流入不足。”
从内部看,夏普过去凭借技术优势,一直采用相对封闭的策略,面板外供不多。当液晶面板进入产能过剩的年代,夏普十代线因缺乏“出海口”,产能利用率一直上不来,投资巨大的十代线成为夏普亏损的“重灾区”。夏普今年大力推广80英寸液晶电视,但超大尺寸液晶电视的销量有限。
夏普与鸿海合作,正是想通过鸿海庞大的代工体系,扩大“出海口”,提升夏普的成本竞争力。但罗清启认为,双方的磨合需要一段时间,而且两者合作也改变不了日元升值等不利的外部因素。夏普十代线如果搬到中国,成本会降低,但夏普因担忧核心技术流失也很难做出这样的决策。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图文内容转载自互联网。您若发现有侵犯您著作权的,请及时告知,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侵权作品,停止继续传播。
欢迎投稿
电话:186-8291-8669;029-89525942
QQ:2548416895
邮箱:yejibang@yejibang.com
或 yejibang@126.com
每天会将您订阅的信息发送到您订阅的邮箱!
QQ:2548416895
邮箱:yejibang@yejibang.com
或 yejibang@126.com
每天会将您订阅的信息发送到您订阅的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