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CD面板价格优势明显,国际采购订单集中往国内面板倾斜
摘要:由于中国的LCD品质提升,加上产品具价格优势,市调公司DSCC指出,明年三星电子、LG电子的LCD电视面板的核心将从韩国转移到中国。
由于中国的LCD品质提升,加上产品具价格优势,市调公司DSCC指出,明年三星电子、LG电子的LCD电视面板的核心将从韩国转移到中国。
另一方面,LG电子的面板主要由LG显示器(LG Display)供应,但外界普遍认为,明年京东方的供货量有望大幅增长,增长至能牵制LGD显示器的供货水平。
韩国科技媒体《etnews》指出,之前韩国电视制造商主要依靠子公司供应面板,但随着产线调整关闭LCD工厂后,电视制造商开始转向中国取得LCD电视面板。
事实上,随着LCD面板价格下跌,在中国、日本等制造7代以上的LCD面板厂中,韩国是开工率下滑幅度最大的国家。
随着中国强化LCD面板产能,即时全球LCD电视面板价格大幅下滑,中国面板价格仍优于韩国面板。
加上LCD技术相当成熟,韩国、中国的面板品质并无太大差异,因此除部分出口用、高端系列产品外,韩国电视制造商大多青睐中国制造的LCD面板。
但从明年起,韩国电视制造商将会提高中国LCD面板的供应量。
但在近几年,这个行业却发生了很大变化。如今,中国企业正在LCD行业里迅速崛起。
后来有业内人士分析,其中的主要原因,在于当时的日本企业没有意识到LCD实际上是一个有“周期性”的产业,也就是后来很多LCD产业研究者说的“液晶周期”。
举个例子,某家企业研发出了可以应用到电视的LCD面板,利润猛增。
可另一方面,LCD面板价格的下跌又会带来高性价比,更多客户会使用这种LCD面板,应用范围再次扩大,这又导致产能不足,价格上涨,然后企业再次投资扩大生产。
在这个过程中,一旦整个产业的产能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就会造成整个产业的利润率下跌,导致市场进入低谷。
一般来说,LCD前期投资巨大,动辄百亿,但盈利周期却又十分漫长,短期内很难回收利润,因此很少有投资机构和企业都愿意涉足这个领域。
今天,随着中国LCD产业的崛起,中国LCD产品在技术层面已经与日韩无异,但产品价格更具优势。
但受需求不振、新增面板产能逐步释放等因素影响,今年以来全球显示面板产业营收整体下滑明显。
部分产品如32寸电视面板价格率先止跌,其他尺寸面板价格跌幅收窄,产品价格走势有望在四季度趋稳,明年行业供需结构有望好转。
TCL集团近日接受机构调研时指出,受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和面板产能集中释放等因素影响,半导体显示产业供过于求,大尺寸面板价格持续下降,海外面板厂商亏损放大,行业加速重构洗牌。中国企业在显示产业建立的规模和效率优势凸显,产业链加速向中国市场转移;一代显示技术为中国显示产业赶超全球领先水平带来契机,中国市场将成为显示产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
业内人士表示,从全球液晶面板产业格局来看,我国面板厂商有望占主导地位。
对于该项停产决定,松下表示,在面对激烈的竞争和液晶面板商业环境的演变时,公司已经采取了各种措施来转移市场重点并推出新产品,但其认为,进一步的业务延续将是不可持续且难以为继,因此决定停产。
记者注意到,近年来全球液晶电视面板市场供大于求,价格逐步走低,随着日企、韩企等在内的多个厂商的退出,中国液晶显示面板厂商则积极扩张,出货量和面积比重不断提升。
对于当前全球许多面板大厂商陆续退出LCD业务,而中国厂商占比却快速提升的现象,产业观察家丁少将认为主要有内外两个原因,从外部环境来看,在液晶面板技术被中国厂商掌握之后,国内面板成本优势导致面板价格不断走低,在市场竞争方面,非国内面板厂商品牌的竞争优势被严重削弱;而从内部来看,松下品牌自身也在做转型升级,向新材料、能源等更关键的上游器件及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转移,属于高科技产业比较自然的产业转移。
据了解,面对面板价格走低带来的亏损压力,面板厂商从三季度末开始主动调控产量、产能,许多厂商开始加速推出LCD产能,布局OLED制造。
与此同时,新产能的释放也在进一步拉低面板价格,激烈的竞争让不少面板企业陷入亏损,各企业纷纷减产转型,甚至彻底退出。
来源:光电与显示
欢迎投稿
QQ:2548416895
邮箱:yejibang@yejibang.com
或 yejibang@126.com
每天会将您订阅的信息发送到您订阅的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