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赢美国337知识产权官司,艾比森员工亲述法庭始末!
摘要:2021年6月12日,大多数中国人正在享受端午假期,而在大洋彼岸的美国,一场关乎中国LED显示行业未来发展的庭审即将迎来最终判决……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艾比森作为当事主角,已经历了近5年的应诉马拉松。最终,振奋人心的消息传来,德州东区法院做出终审判决:艾比森胜诉!至此,轰动中国LED显示行业的“337调查”案在美国取得了关键性的胜利。
2021年6月12日,大多数中国人正在享受端午假期,而在大洋彼岸的美国,一场关乎中国LED显示行业未来发展的庭审即将迎来最终判决……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艾比森作为当事主角,已经历了近5年的应诉马拉松。最终,振奋人心的消息传来,德州东区法院做出终审判决:艾比森胜诉!至此,轰动中国LED显示行业的“337调查”案在美国取得了关键性的胜利。
2018年3月27日,美国超视技术有限公司(UItravision,以下简称“UV公司”)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和美国德克萨斯州东区(马歇尔)联邦地区法院申请发起“337”调查,指控艾比森等11家中国企业侵犯其两项LED显示模组专利,并请求颁布普遍排除令、有限排除令和禁止令。
“337调查”作为美国的一种贸易保护手段,立案门槛很低,但杀伤力巨大。其中的“普遍排除令”,同行中只要有一家企业不幸败诉,连同该国其他同类被诉产品企业都要退出美国市场。因此,本案对中国LED显示行业意义重大。
实际上,UV公司声称其所拥有的两个以防水结构为主的专利,根本没有实质性的保护效能,更重要的是,具有该专利特征的产品早在其专利提出前就已经在美国市场销售。所谓侵权之说,根本站不住脚。面对咄咄逼人的无端指控,艾比森没有退缩,一方面呼吁并组织国内同行联合应诉,化被动为主动,另一方面成立特别团队,积极举证,耗时近5年,经历万般曲折,顶住巨大压力,最终取得全面胜利!
这是中国LED企业对美国337调查和德州地区法院诉讼的首次胜利。这场胜利无比艰难,却又极其振奋人心,不仅扫清了中国LED显示企业在美国及全球市场上的专利障碍,也预示着LED显示行业国际市场的复苏,彰显了以艾比森为代表的中国企业在捍卫知识产权方面的决心和努力。
此次诉讼案,艾比森北美公司总经理作为公司代表,亲历判决全过程,见证了这场来之不易的胜利,其间所见所感,值得与业内同行共同分享。
临危受命,义不容辞
虽然此案开始于2018年,但我真正参与其中是在2020年。2020年8月我接到通知,根据案件进展,我需要在9月份做线上证人。在作证准备的过程中,我才真正了解到案情全貌。这次作证从上午9点开始,下午6点结束。持续近9个小时的作证程序,除了偶尔喝水外,需要一直待在电脑前。随后几个月,我一直关注着案件的进展。
2021年3月,律师联系我说接下来案件会进入庭审阶段。由于对方同时起诉了艾比森美国公司和艾比森深圳总部,鉴于当时美国疫情严重,我必须同时代表艾比森美国公司及艾比森总部参加6月7日的庭审。得知这个消息后,我内心难免有点紧张,但公司需要,我义不容辞。
起而行之,勇挑重担
此后三个月,我每周与律师沟通3-4次,不断熟悉案情并补充证据,为出庭作证做足准备。我们的律师团队不仅要从法律层面分析案件本身,还要深入到技术和专业层面。为此,他们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俨然成了LED显示行业的半个专家。
我们的专家证人,有行业大拿,也有行业标杆公司的创始人,亲自设计过划时代的产品,对行业技术发展情况了然于胸,但他们并没有因此懈怠。我们互相鼓励,不断模拟,一试再试,尽可能地做足准备。大家都明白,成功不是等来的,只有付诸行动,才能迎接胜利。
偏远小镇的法院
成为“专利流氓”心中“圣地”
德克萨斯州的马歇尔是距离达拉斯约3小时车程的一个小镇,有两万多人口,主要依靠种棉花、伐木、铁路运输维持经济命脉。
德州东区法院以审理专利诉讼案件而闻名,历史数据表明,在此审理的知识产权诉讼案,专利权所有人胜诉率高达88%,远超全美68%的平均水平。因此,这里成为了“专利流氓”心中的“圣地”。很多世界知名公司每年都会在这个法庭上作为被告出庭,其中不乏微软、三星、华为等行业巨头。接下来,艾比森就将在这里经历诉讼庭审。
美国的庭审流程,繁琐但很流畅
根据法庭流程,原告、被告双方各有12小时的时间依次展示对方的证据(文件、视频、人证、物证等)。一方的证人在做完证之后,另外一方当即进行反问,提问的时间分别计入各自的时间。
双方展示完毕之后,再进行最后的结案陈词,然后休庭,陪审团进行合议。陪审团在庭审过程中既不能接见控辩双方,也不能互相讨论,只能在合议环节讨论,并要达成一致意见。为了保证庭审的顺利,双方在开庭前需要把展示的内容互相交换,“范围之外”的材料不允许在法庭上展示。
他们有他们的要求
我们有我们的担忧
>> 紧急调解
2021年6月1日,法院要求当天晚上8:00由案件双方先尝试调解,在此过程中高管必须到场,于是我紧急联系了李文总安排时间参与调解。调解过程中,对方态度十分强硬,我们既坚守了底线,也保持了应有的诚意和态度。虽然没有调解成功,但我们展示出来的合作态度和诚意给调解法官留下了良好的印象。
>> 选陪审团
6月3日上午,开始选陪审团。在美国,陪审团成员由双方律师及法官从当地普通公民中选出,而庭审所在地是只有两万人口的小镇,教育程度不一,对LED显示屏行业知之甚少,这些都可能影响最终的判决结果。经多方考量,双方最终选出了8名陪审团成员。
下午双方进行开庭陈述,在此之前法官对陪审团做出指示:1. 听完双方的完整陈述后再作判断;2.判断证人及证词前后的一致性;3. 判断证人/公司的可信度。前两项还算客观标准,第三项就比较主观了。所以尽管我们各项证据都准备充足,我依然担心陪审团能否在这短短三四天时间里充分理解并接受我们在LED显示行业专业的陈述及证据,并在中美关系及疫情的大背景下做出公平公正的判决。
>> 庭前准备
6月4-6日,休庭不开庭,但我们并没有放松,整个团队都加班加点地做着决战前最后的准备。我也不断地向团队打气,坚信我们能赢。由于法官在开庭陈述时向陪审团着重强调了证人/公司的可信度这一点,我方律师团队在最后时刻决定调整顺序,由我代表公司作为辩方证人第*个出庭作证,并把我的作证时间从20分钟延长到了50分钟,以争取陪审团对于公司的信任。
专业的“专利流氓”
一本正经地信口雌黄
>> 正式开庭
6月7日上午8:30,庭审开始。对方在陈述中故意强化中国、深圳等字眼,试图通过美国民众对中国的认知影响陪审团,此行为很快就遭到我方律师的反对,法官临时休庭,并明确指示:此案是关于两个公司本身的诉讼,不应受目前中美两国关系的影响,法庭只根据案件本身的事实诉讼进行判决,禁止对方故意上升到国家层面,并在非必要的时候禁止对方提及地域性字眼。这让我稍微松了一口气。
在举证的过程中,对方错漏百出。对方老板宣称他是专利所有人,却弄不清楚自己专利图纸上面W576H288中“W”和“H”的含义(W和H通常指箱体的宽和高)。在给我们的产品做防水测试时,展示了他用我们的产品在自家门前“冲洗”的录像,并据此得出结论,期间错漏百出。毕竟他们的专家证人没有LED显示屏公司的实际工作经验,只是跟着他们到处东奔西走的“长期合作伙伴”而已。
对方宣称公司有好几千号员工,实际上是计算了他们在中国的供应商的员工人数。当我们问到这些员工他是否发过工资时,他顿时哑口无言。对方宣称他们有生产线,最多的时候有十几个人,但是现在没有人。当被问及他们认为需要有多少人能够生产LED显示屏时,回答说:“有两个人我们就可以开始了。”
诸如此类的“笑话”还有很多,但我笑不出来,心中更多的是气愤!我气愤这样一家专利流氓*然能够在市场上存活这么多年,而许多公司出于各种原因选择了妥协!我们一定要把他们打倒,不能再任由他们打着专利的幌子威胁真正做实事的企业!
>> 出庭作证
作为证人,最重要的就是如实回复、不能撒谎,这与艾比森多年来坚持奉行“三不原则”不谋而合:不说谎、不造假、不行贿,说真话,干实事、真性情。我对我的公司充满了信心。为了找到突破口,对方律师使用了很多技巧,例如:通常证人是要做完己方律师的询问后再接受对方律师的反问,但他们调整了顺序,要求首先反问我。我也成为法庭上唯*一位调整了询问顺序的证人。
>> 无理纠缠
由于法官在第*天的庭审时强调了不作地域引导,他们就千方百计地通过提问从我的口中得到一些地域性回复,比如公司总部情况、产品怎么进口等等。但他们不知道的是,在真文化的引导下,我们尤其注重品质,我们的产品是中国制造的先进制造,我们的质量和服务受到了美国市场的一致好评。他们的几番挑衅不但没有扰乱我的阵脚,反而让我更有底气,无比骄傲地进行回复。
眼看没有进展,他们转变方向,开始询问我一系列的技术问题。根据流程,这些问题是由我方专家证人作证及回复的,他们这样做,就是为了在陪审团面前树立我的“无知”形象。结果遭到了我方律师的反对,法官也叫停了对方的无理纠缠。
几番攻击收效甚微,对方也顾不得在7位女性陪审团前面保持谦谦君子的形象了,他们紧追不舍,轮番轰炸。我坦然面对,一一化解。一个多小时的反问结束后,对方无功而返。
>> 结案陈词
三天半的庭审结束后,6月11日上午,最后的结案陈词开始了。双方各有40分钟时间。由于是对方先做结案陈词,他们把40分钟分成两个部分,先做20分钟的总结,然后是我方的40分钟结案陈词,对方再利用最后的20分钟。客观地说,这种安排对他们更为有利。
此前的庭审中,对方似乎也感受到了他们在事实和证据上没有说服力,所以在最后关头,他们企图从“信任度”的角度影响陪审团。然而,法官已经明确禁止地域性语言,他们转而把矛头放在我个人及一些通过视频作证的中国员工身上。在前20分钟的结案陈词中,他们派出了一位当地的女性律师,大肆宣称我的“不可信任”。
我们做结案陈词的律师是一位美国本地人,在业内享有一定声望,也非常敬业,他在最后指出了对方混淆概念,利用情绪,在举证上把原本属于自己的义务加到我方,并一针见血地指出对方公司的本质:他们不选择在市场上去竞争,而是选择在法庭上开展他们的业务。
一番话让对方恼羞成怒,尽管在流程上他们占有最后的20分钟,非常有利,但他们已经没有什么可展示的了。最后关头,他们竟公然造假,无中生有地编造了一个文件,以此“证明”我们的同行在他们获得专利之前没有商业化生产过类似的产品,试图“保卫”他们专利的有效性。
正义也许会迟到,但绝不会缺席
临近尾声,虽然整个庭审过程我方发挥出了应有的水平,但等待陪审团商议结果的时间仍让我觉得无比漫长。我脑海中一遍遍回忆着整个庭审过程,每一个问题、每一个回答、每一位陪审团的表情……内心无比忐忑。最终,美国当地时间6月11日,8名陪审团成员进行商议并一致认为艾比森没有构成侵权,美国德州东区法院果断裁决,正式宣布:艾比森九个被控产品均未侵犯任何UV公司的知识产权,并确定本案涉及的3个UV公司声称自己拥有的知识产权都是无效的。
听到裁决结果的那一刻,我激动的心情无法言喻,整个人都在颤抖,我想大声告诉全世界,我们赢了!我们终于把他们打倒了!不能让他们再害人了!我甚至感动地想哭,但是我必须控制情绪,保持应有的仪态和风度直到结束。
走出法庭后,我再也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立刻向丁总及李文总告知我们全胜的消息。凌晨四点出头,一贯早起的丁总第*时间回复,表扬了我们的工作,并发来视频,向我们的律师团队表达了感谢,感谢他们的专业和付出,感谢他们为了正义而战!并再次重申了艾比森人坚守“诚信、感恩、负责任”的核心价值观,以及我们的三不原则:“不说谎,不造假,不行贿”,全心全意为全世界客户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的理念。
艾比森北美公司总经理及律师团队合影
后记:关于这次庭审的几点分享
1. 相信价值观的力量。艾比森的文化价值观是我们的行动指引,我们艾比森人“不说谎、不造假、不行贿”。所以面对无端的指控,我们心中坦荡,无惧风雨。企业文化就是我们最大的底气。
2. 坚定的信念,明确的目标。公司高层的指示非常明确。董事长丁彦辉先生指示:坚决打到底!我们有清晰的目标,一致的想法,就是打倒他们!所以,尽管这场战役持续了近五年,花费了数百万美金,过程异常艰辛,但是自庭审开始前,我们就一颗红心,两手准备,安排了专业的反诉律师一直在场上待命,记录庭审全过程。
3. 聘请最专业的团队,做最充分的准备。本次案件中我们聘请了专业的律师团队,邀请了众多行业内的专家证人,他们不仅有丰富的专业经验,还很有正义感,庭审的那几天通宵达旦,为正义而战。
4. 保护好自己的技术和专利,不要让“专利流氓”再钻空子。中国LED显示企业在过去近二十年里,积累了很多自身的技术,但我们一方面没有注意专利的申请,另一方面在对外贸易中没有注重对技术、图纸等资料的保护,被极少数别有用心的“专利流氓”钻了空子。
5. 不惹事,但也不怕事。这次案件让我深刻地认识到,妥协不会让“专利流氓”收手,只会助长他们的气焰,让他们更加嚣张。这次胜利除了为我们未来在美国开拓业务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外,也证明了美国的法庭还是公正的。我们不惹事,但也不怕事,坚信正义长存!
欢迎投稿
QQ:2548416895
邮箱:yejibang@yejibang.com
或 yejibang@126.com
每天会将您订阅的信息发送到您订阅的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