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LED上市公司募集资金及使用情况分析
摘要:据CSA Consulting统计,截止2012年底,LED上市公司预计募集资金160.92亿元,实际募集资金净额185.30亿元,超募资金约为预计募集资金的15%(见图1)。从资金募集方式看,仅有三安光电、德豪润达、联创光电三家通过定向增发方式募集资金77.19亿元,其余资金主要来源于新上市公司首发募集资金,占全部募集资金的58.34%。
一、分析样本企业说明
1.本次统计共20个样本企业,主要包括主营LED业务的上中下游企业以及从事MO源、驱动电源及LED相关设备的配套公司。样本企业具体介绍如表1。
2.本次数据统计时间为企业自上市以来至2012年底。但三安光电于2008年借壳上市,德豪润达于2009年正式运营LED业务,因此本文中关于募集资金金额、经营业绩、分红派现等的计算均剔除了三安光电2008年之前和德豪润达于2009年之前的数据。
3.本部分募集资金仅指通过首发或增发股票方式募集的资金,不包括债券融资金额。
二、LED上市公司募集资金情况
据CSA Consulting统计,截止2012年底,LED上市公司预计募集资金160.92亿元,实际募集资金净额185.30亿元,超募资金约为预计募集资金的15%(见图1)。从资金募集方式看,仅有三安光电、德豪润达、联创光电三家通过定向增发方式募集资金77.19亿元,其余资金主要来源于新上市公司首发募集资金,占全部募集资金的58.34%。
分析超募资金结构,发现其基本来自于首发募集资金,而LED企业密集上市期正处于2010年下半年至2012年上半年期间,此时正值LED产业火热时期,基于节能环保概念和对其未来前景的看好,普遍获得了比较高的估值溢价。
三、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从资金使用情况来看,据CSA Consulting统计,截止2012年底,LED上市公布的项目中计划投入资金170亿元,尚有15亿元暂无投资计划。实际累计投入资金已达123亿元,占全部募集资金净额的67%(见图2)。
从资金投向看,在已规划投资项目中,资金大部分流向实体项目建设,外延芯片、封装和应用环节投资资金比例分别为49%、16%和10%(见图3)。LED企业在经历了快速扩张后,加之激烈竞争导致盈利水平的下降,对公司资金的流动性也产生了一定影响,据统计,单独列出应用于补充公司流动性及归还银行贷款的资金约占规划投资金额的7%。另外,尚有2%用于营销体系的建设。这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LED企业在快速扩张时期所面临的资金压力,同时也对LED企业具有警示意义,在中小企业面临倒闭潮的今天,LED企业应该关注客户的经营情况和加强对应收账款的风险控制。
项目是否变更也是衡量一家公司募集资金使用效率的标准之一,因为项目一旦变更,则可能意味着现在环境变化使原计划项目产生不如预期的效果,另外,变更项目会造成原计划的后延,也影响了募集资金的使用效率。根据对LED上市公司的统计,原计划投资项目105项,其中有6项变更,约占原项目的5.7%,变更后项目共计112项。从资金金额来看,变更项目涉及资金共约7.22亿元,约占募集资金净额的3.9%,涉及企业有联创光电、华灿光电、奥拓电子、利亚德、洲明科技等。
从项目实施效果来看,调整后LED上市公司规划投资项目共计112项,其中34项未达计划进度,约占30%;已产生效益项目中有30项未达预计收益,约占27%(见图4)。其中在以上的变更项目中,无论是变更前的项目还是变更后的项目,除了用于补充公司流动性以外,其他投资实体项目基本都存在未达计划进度或者未达预期收益的问题。
未达预计收益项目涉及投资金额为95.31亿元,从结构分布来看,外延芯片由于其投资权重较大,并且适逢近年LED芯片大降价的时期,整体投资收益不如预期,因此未达预计收益外延芯片项目占比达到69%(见图5)。按具体投资方向来看,外延芯片和应用项目未达预计收益的比重颇高,均在70%以上,封装环节相对较低,约44%左右,这也恰好对应了LED产业近年的演变格局(见图6)。由于LED产业上游产能过剩导致竞争激烈,所以产品价格大幅下滑挤压厂商利润,而下游应用随着市场的逐步成熟,利润水平渐趋回归正常水平,而中游封装环节由于此前利润空间就相对比较小,所以受挤压的空间也相对有限。
四、各公司募集资金及使用情况分析
从各公司募集资金情况来看,三安光电和德豪润达募集资金总额分别位居第*名和第二名,两者合计募集资金占全部LED上市公司募集资金总额的39%(见图7)。正是由于该两家公司募集了巨额的资金,为其后来的快速大规模扩张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支持。
从分红派现来看,LED上市公司累计分红派现金额达到20亿元,派现金额占募资金额的11%,远远低于市场平均水平,这与LED企业上市时间较短以及公司正处于扩张期急需发展资金有关。按公司来看,三安光电、乾照光电、联创光电派现比例较高,分别为20.0%、18.7%和18.2%。德豪润达、国星光电、勤上光电、华灿光电的分红派现与募集资金净额比例分别为1.9%、10.1%、1.8%、2.2%(见表2)。
从实际创造收益看,三安光电累计创造净利润最大,约25亿元,占全部上市公司创造净利润的42.4%,其次为德豪润达,约8亿元,占全部上市公司净利润的13.5%(具体见图8)。从各公司募集资金份额与创造净利份额来看,三安光电和乾照光电优于市场平均水平,尤其是三安光电以23%的募集资金贡献了42%的净利润。
从净利润与募集资金比例看,联创光电以0.86的比例位居第*位,说明自上市以后每单位募集资金累积创造的净利润水平较高,这与其上市时间较早,累计经营时间较长有很大关系。第二、三名分别为三安光电和乾照光电,此数值分别为0.60和0.33。
如果以扣除政府补助后净利润与募集资金净额比例考察,前三名分别为联创光电、瑞丰光电、乾照光电,比例分别为0.72、0.29和0.28,说明瑞丰光电和乾照光电在实际生产经营方面,每单位募集资金累积创造的净利润水平要稍高一些。三安光电以0.21的水平位居第六名(见表3)。
从2012年企业营业收入绝对值来看,三安光电、德豪润达、联创光电居前三位,三者占到2012年LED上市企业全部营收的比例分别为21.6%、17.7%和8.1%。从LED业务收入绝对值来看,前三名分别为三安光电、德豪润达和国星光电,三者占2012年LED上市企业全部LED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21.6%、8.4%和7.9%。
从每单位募集资金净额创造的年营业收入来看,瑞丰光电、洲明科技、万润科技居前三甲,三者营业收入与募集资金比例分别为1.89、1.82和1.77。从每单位募集资金净额创造的年LED业务收入来看,前三甲分别为瑞丰光电、洲明科技和万润科技,相应比例数值分别为1.89、1.76和1.72(见表4)。
综上所述,LED产业受益于节能环保和新兴产业概念影响,在IPO上市过程中获得了较高的估值溢价,也相应取得了较多超募资金,这些资金有效支持了企业经营和扩张。但由于LED近两年在政府扶持下快速扩张,尤其是上游产业环节,甚至出现了结构性产能过剩的局面,竞争环境加剧和价格下降导致LED盈利水平快速下降,这也影响了部分企业的原项目进度和收益水平,尤其是对上游和下游环节的影响相对更加严重。
从具体企业来看,三安光电、德豪润达、国星光电、乾照光电等企业募集了较多的资金,这也支撑了这些企业的快速规模扩张和市场拓展,也保障了其在以后的营业收入和市场份额,奠定了以后的产业格局。三安光电成为当之无愧的龙头,相比之下,德豪润达在LED业务经营和利用募集资金效率方面稍显逊色。
从具体募集资金创造效益来看,瑞丰光电在每单位募集资金创造的营业收入以及实际生产经营活动创造的净利润水平等方面总体优于其他公司,这与其一直注重科技研发、从事中高端产品生产的市场定位和竞争策略有很大关系,这也反映了科技和优质产品在支撑企业发展和创造盈利方面的重要作用。
本文选自《半导体照明》杂志2013年第9期(总第43期)
来源:中国半导体照明网
欢迎投稿
QQ:2548416895
邮箱:yejibang@yejibang.com
或 yejibang@126.com
每天会将您订阅的信息发送到您订阅的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