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各大面板厂谨慎提升稼动率,市场基本盘仍旧不振成行业共识
摘要:2023年是新冠疫情放开后的第1年,从第1、二季度的市场看,甚至比疫情期间更糟。撇开全球经济通货膨胀、俄乌战争、贸易冲突等因素不谈,国内市场更加羸弱不堪。从宏观看,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长时间徘徊在50%以下,整个经济呈现典型的通缩表现,各行业经济活力减弱、大厂裁员、消费萎靡,全国储蓄率一直居高不下。
2023年是新冠疫情放开后的第1年,从第1、二季度的市场看,甚至比疫情期间更糟。撇开全球经济通货膨胀、俄乌战争、贸易冲突等因素不谈,国内市场更加羸弱不堪。从宏观看,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长时间徘徊在50%以下,整个经济呈现典型的通缩表现,各行业经济活力减弱、大厂裁员、消费萎靡,全国储蓄率一直居高不下。
春江水暖鸭先知,市场景气指数就有发言权的就是终端品牌厂商。目前,虽然品牌厂商依然按照疫情前的正常备货,但市场的萎靡不振导致品牌厂商不敢大批量备货,同时产品也不敢提价,如果某个品牌厂商敢忤逆市场实际情况,那么它的市占率将会急速下滑,库存消化将放缓。
上游的面板厂商就需要根据下游品牌商的实际情况慎重提高工厂生产稼动率,当前仍需要严控稼动率以维持市场供需平衡。目前各尺寸面板在618年中大促中快速去库存,虽然造成一时的产业链下游品牌商需求大增,但市场总体仍不景气,品牌厂商和面板厂商都要慎重对待。
从细分市场看,TV类面板价格涨势已持续半年以上,IT类面板价格也有望回升至成本线之上。各大面板厂商也积极上调面板价格和工厂产能稼动率,但终端市场需求的基本盘起伏不定,整体趋紧,价格调整需要分阶段分产品类型进行策略调整,产能稼动率也一样,紧跟市场的实际需求,有目标的调整各产线稼动率。
现在专业人士、调研机构以及某些媒体报告行业景气恢复,周期价格触底反弹,看好面板涨价趋势声不绝于耳。看似一片大好的形势,背后却靠减产与行业上下游协作而实现的虚假“繁荣,可以说,本轮液晶面板的价格回升完全是在人为干预下完成的,真正靠市场自主行为拉动的繁荣并不存在,消费者都在减少大件支出或“以躺平”式生活面对糟糕的经济大环境。
虽然各品牌商与上游面板厂有供需博弈,但目前市场需求不振也成为行业共识。
世界银行新研究报告认为,进入2023年时,全球经济正处于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最急剧的放慢。因此,行业有观点认为,在美联储加息的溢出效应下,2023年,任何消费类显示设备市场都难以被看好。严格控制产能稼动率以确保市场供给需求,维持平衡状态,已经成为液晶面板产业的新常态。预期在供给有限情况下,即使终端消费需求平平或甚至堪称疲弱,面板报价仍有实力保持大致平稳的走势。
作为国内显示面板的龙头,京东方就目前行业稼动率情况及未来预期显得非常谨慎。
京东方在回答投资者的问题时表示,进入2023年,随着国内品牌厂备货需求提升和采购逐步恢复,面板厂谨慎提升稼动率,持续践行“按需生产、动态控产、健康发展”的共识。
随着半导体显示行业集中度的不断提升,行业竞争逐渐趋于理性化。2022年二季度末以来,面板厂积极应对行业变局,普遍出现稼动率调整,由于行业内供给端的稼动率调整和下游客户积极去库存,市场供需关系逐渐趋于健康水平,因此带来液晶电视面板价格的触底反弹。
京东方指出,随着下半年促销季的到来,终端销售回暖,品牌商备货动能延续,LCD产品将有机会迎来量价齐升,预计2023年半导体显示行业将呈现先抑后扬的趋势。长期来看,行业自身的发展规律起主导作用的供需关系将逐步恢复,行业的发展将恢复常态。
在供应链方面,京东方称公司一直注重产业链安全建设和协同发展,致力于与合作伙伴共创共赢,积极推动供应链本地化,扶持产业链共同发展,强化产业链生态共建能力,在成本管控体现优势,在行业内具备较强竞争力。
可见,作为面板龙头的京东方当前也采取了协调上下游产业链、谨慎调整稼动率的行动。
目前,国内面板厂商京东方、TCL华星、惠科等业绩环比均有提升,但扣非净利润仍处亏损。随着盈利水平的修复,面板厂商们的业绩有望进一步环比提升。
除韩日企业退出液晶面板市场外,台湾的群创友达也根据市场状态调整工厂稼动率。据MoneyDJ报道,台厂平均稼动率在70%-79%,其实大陆这边的面板厂商也大多仍落于这一区间,目前平均稼动率虽较上季有所回升,但各大面板厂商产能稼动率仍旧相对偏低。
产品价格方面,虽然面板景气逐渐好转,价格也有所上调,但面板行业2023年产值或将继续下滑。大尺寸面板历经连续多季的库存调整,面板厂商也不断放话要全面调涨各项应用面板的报价。不过,截至今年6月初,只有电视面板价格还在涨价,但涨价幅度有逐渐收敛之势。以今年6月初来说、平均调涨约1-5美元不等。至于信息应用面板包括笔记本电脑与显示器面板的价格,基本维持持平状态。近期多家机构预计,6月往后中小尺寸面板涨幅也将收窄。因为终端需求缺乏强有力的支撑,面板厂价格调整策略操作受限,可运作的空间不大。
就目前市场状态来讲,在液晶面板领域,京东方、TCL华星、惠科、友达、群创、彩虹股份等在生产稼动率方面一直维持一个相对的平衡,这是生产产品成本、终端品牌厂商和市场需求相互作用的平衡点,如果一家面板厂商打破这一状态或变相降价促销等市场行为,前段各大面板厂商调价努力将前功尽弃,他们微妙的维持这一平衡。
这时面板厂商比拼的就是“内功”,谁在技术创新上优先突破或者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谁就率先赢得市占率的优势地位。但在液晶显示技术成熟的今天,出现这一情况的概率非常小。
总体来看,虽然在传统旺季导致备货需求增加,但消费者的需求仍处于低谷。行业观点认为,目前的液晶面板(TV/IT用)涨价趋势能否持续更久值得怀疑;2023年618市场的“消费成色”将影响着下半年显示市场走向,如果年中618市场消费拉动不及预期,将直接影响着下半年终端品牌厂商在欧美黑色星期五、中国双11活动上的备货信心。
2023年全球消费需求依然低迷,虽然显示市场某些类别的产品短期内价格有上扬,但后劲需求难以为继,国内市场潜在需求仍然孱弱。
2024年,如果全球经济大环境趋向好转抑或国内经济从通缩转向正常,则有望带动整个显示行业的复苏,面板厂稼动率趋向正常到满产满销,市场就会达到供需两旺的状态。
来源:夸克显示
欢迎投稿
QQ:2548416895
邮箱:yejibang@yejibang.com
或 yejibang@126.com
每天会将您订阅的信息发送到您订阅的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