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大屏幕显示业绩榜 [ 业绩榜首页 - 网站地图 ]

韩系厂商推出RGBW液晶面板 与4K电视争夺市场

类别:技术与产品发表于:2014-05-06 11:20
关键字:RGBW 4K 三星 GreenUHD LG G+UHD

   4K UHD超高清分辨率是2014年平板电视行业最大的热点,随着4K液晶电视价格逐渐走低,消费者现在更愿意购买4K电视产品。相对于传统的1080p全高清电视,4K电视在分辨率上达到了前者的四倍,因此能够呈现出更加细致的画面细节,普通用户也能够很明显的看出两者的差异。不过之前上市的4K电视基本以合资品牌为主,电视的屏幕尺寸基本上都在65英寸以上,价格基本上都在30000元以上。但随着国内液晶面板厂与家电厂商共同的大力推广,让其售价变得更加亲民。

   合资品牌厂商之所以主推65英寸大尺寸4K电视,主要是因为电视与手机、平板电脑等产品不同,消费者通常会与显示屏幕之间间隔一段距离,不可能近距离观看,因此在55英寸以上的大尺寸屏幕时,4K UHD相对于1080p全高清的优势会更加明显。为了让画质得到更多的提升,并且获得更大的利润,他们也主攻大屏市场。根据《Displaysearch Quarterly Global TV Shipment and Forecast Report》调研报告显示,截止到2017年4K超高清面板在50英寸及以上液晶电视中的占比将达到93%,这与之前1080p全高清面板占领液晶电视市场的情况非常相似,可以看到液晶面板厂与家电厂商同样会延续从高端逐渐向低端普及的策略。


1.jpg


   为了增加市场份额,国内的液晶面板厂和家电厂商开始将重点放在50英寸以下市场,由于屏幕尺寸的大幅度下降,制造成本相对更低,因此国内品牌推出了很多价格非常有诱惑力的的小屏幕4K电视产品,其售价甚至与同尺寸的1080p电视基本相当,这样更容易受到消费者的青睐。而对于合资品牌而言,虽然他们镇守55英寸以上的大屏幕高端4K市场能够获得不错的利润,但是面对国内厂商在低端市场的统治力也不会坐视不管,因此两大韩系面板厂三星Display与LG Display在近期均面向经济型市场推出了低价格的液晶面板,其最大的特点是具备“RGBW”技术,拥有相对便宜的价格和低功耗。

   得益于较低的价格和相对齐全的产品线,国内品牌4K电视的出货量在全球都处于领先的地位,而在中国4K电视的平均销售价格比其它区域低了近72%。为了降低4K面板成本,韩系面板厂商开发了新规格面板,三星Display将其称为“Green UHD”,而LG Display则将其命名为“G+ UHD”,那么作为与群创光电、华星光电以及友达等厂商对抗的重要武器,韩系面板厂的这类新面板与传统的液晶面板有哪些不同,它们有哪些特色与优点呢?


2.jpg

韩系液晶面板厂对现有的技术进行了改良


   不论是三星Display推出的“Green UHD”还是LG Display推出的“G+ UHD”,它们共同的特色是采用了红、绿、蓝、白(即RGBW)四个子像素点,而在传统的液晶面板中,一个完整的像素通常只用红、绿、蓝(即RRGB)三个子像素来组成。不过三星Display Green UHD的每个像素点由RG或RW两个子像素来表示,而LG Display G+ UHD面板则由RGBW四个子像素来表示一个像素点。因此从每个像素点的结构来看,三星Display与LG Display推出的新型面板与传统液晶面板有一定的区别,并且与夏普之前所推出的“四色技术”有些类似,不同的只是夏普加入的是黄色子像素,而三星与LG则加入的是白色像素,不过两者与传统的1080p全高清、4K UHD超高清面板有明显的区别,接下来我们通过一个表格来进行详细说明。


3.jpg

各种类型液晶面板子像素数量对比


   如上图所示,对于传统的RGB液晶面板而言,1080p全高清分辨率液晶面板的子像素数量总数为6.2M个,而4K UHD超高清液晶面板子像素总数为24.9M,为前者的4倍。而在新推出的RGBW液晶面板方面,由于三星Display的Green UHD面板每个像素点由RB或GW两个子像素点构成,这样其分辨率会受到影响,为1920×2160,不过由于其子像素总数更多,为传统1080p全高清面板的2.7倍,但是要少于4K UHD。不过三星方面表示,根据VESA定义的国际标准,4K面板是基于彩色滤光片上黑速矩阵的交替数量,而不是子像素的数量,因此Green UHD依旧符合VESA对4K的定义。此外三星Display还在Green UHD面板中采用了GMA(色域映像算法)和SPR(子像素渲染)技术,进一步提高其实际的清晰度。


4.jpg

通过在液晶面板加入更多子像素,可以增加整体的清晰度


   相对而言,LG Display推出的G+ UHD液晶面板拥有的子像素数量更多,尽管其物理分辨率为2880×2160,要略低于传统4K UHD面板,但是其在子像素数量方面与后者完全保持一致,这也意味着在实际清晰度方面,G+ UHD面板的表现并不差,但是其除了拥有更高的亮度、更低的功耗之外,成本也更低,这样能够保证拥有更强的市场竞争力。可以说从理论上而言,在清晰度方面两大韩系面板厂商推出的RGBW液晶面板均要远好于传统的1080p,但是比4K UHD面板稍差,不过相对而言LG Display推出的G+ UHD的表现则要相对为*秀,与4K UHD面板实际表现已经非常接近。


5.jpg

RGBW液晶面板可以提升电视整体的亮度


   在官方的宣传方面,两大韩系面板厂所推出的液晶面板均定位于经济型用户,因此其主要是在节能与降低成本方面有着不错的表现。三星Display也介绍了其Green UHD液晶面板的一些优势与特点。首先Green UHD液晶面板采用了*新的制造工艺,因此拥有更高的开口率和更高的透光率,其次它减少能源损耗并且降低IC驱动电路和T-Con(时序控制器)的成本,减少LED背光源颗粒的使用,从而达到降低电视成本以及实现更低功耗的目的。

   当传统液晶面板的分辨率从1080p全高清提升4倍到4K UHD超高清时,由于像素数量以及分辨率的增加让液晶面板透光率降低(4K UHD面板的透光率仅是1080p的60%),这就需要液晶面板厂商强制增加背光模块的数量,这样就增加了整体的成本与功耗。而RGBW液晶面板由于增加了白色子像素,因此在使用同样功率的背光模组时,其能够提升屏幕的亮度,即如果要输出相同的亮度,RGBW液晶面板的功耗会更低,这样就同时做到了节能与降低成本。据三星Display提供的数据显示,Green HD液晶面板的能源损耗只比1080p面板高出10%而已,因此在发光效率和对背光源的优化方面,全新的RGBW液晶面板做的更好。

   LEDs和光学薄膜是决定背光模块亮度的重要元素,RGBW面板拥有较高的透光率,因此背光模块不需要太高的功率,同时LEDs和光学薄膜的结构也不需很复杂,在这个方面也可以帮助降低成本。

   此外在IC驱动电路和T-Con(时序控制器)的优化方面,RGBW液晶面板也同样具有优势:对于传统的4K UHD液晶面板而言,由于其物理分辨率更高,因此其控制电路原件需要更大的功率并且耗费更高的电量,而RGBW的物理分辨率均小于4K UHD,因此它们的电路元件需要耗费的电能也更少。

   根据RGBW液晶面板自己的特点,其可以通过各种技术手段降低液晶面板和液晶电视整体的功耗,并且能够在液晶面板的制造、背光模组的使用、IC驱动电路原件的使用等多个方面来节省成本,这样完全能够符合“经济型产品”的市场定位。


6.jpg

在高端的OLED电视中,LG也采用了RGBW技术提高亮度并降低功耗


   从目前来看,两大韩系液晶面板厂商三星Display和LG Display都在积极宣传自己的RGBW液晶面板,将节能和低成本做为主要的优势,并且通过诱人的价格来吸引各大家电厂商的注意,这个售价甚至比我哥台湾与中国大陆面板厂商的4K面板报价更具竞争力。

   据相关人士介绍,韩系液晶面板厂推出的RGBW面板已经受到了一些国内品牌电视厂商的关注,包括创维、康佳和长虹等都有意向采用RGBW Green或G+ UHD面板,而这两种类型的液晶面板并将于今年二季度开始量产。如果市场表现不错,相信会有更多的家电厂商跟进来采购这种类型的液晶面板。


7.jpg

传统4K UHD液晶面板在物理分辨率方面依旧具备优势


   经过上文的介绍后,相信会有很多读者会有这样的疑问:RGBW液晶面板虽然通过采用增加子像素的方式来在总的子像素方面与传统4K UHD达到近似的水平,但是毕竟其物理分辨率依旧达不到后者的水准,这是否会有“偷工减料”的嫌疑?实际上理论上而言,两家韩系面板厂的战略是在高端市场上依旧采用传统4K UHD的液晶面板,但是推出RGBW Green或G+ UHD面板的主要目的是让液晶电视价格变得更加亲民,并且同时提升整体表现效果(RGBW在清晰度方面比1080p有明显的提升),RGBW面板的引进有利于降低成本,但消费者也需对显示性能进行权衡,虽然其性能不如传统的4K UHD面板,但毕竟价格也更加便宜,因此说是“偷工减料”是不适合的。


8.jpg

未来中国液晶面板市场的竞争会更加激烈


   不过对于整个市场而言,韩系面板厂的这个举动会对国内液晶电视市场造成较大的冲击,在拥有色彩技术优势的情况下,通过降低液晶面板的价格来与国内面板厂商竞争,让国内面板厂的优势进一步被削弱,只是在清晰度方面略为占优。搭载这一类液晶面板的企业不仅限于合资品牌厂商而已,包括长虹、康佳在内的国内品牌也会使用,这样让中国液晶面板厂之间的竞争变得更加激烈,可能引发新的价格战。由于目前RGBW液晶面板暂时还没有正式与消费者见面,因此其还需要经过市场的检验,RGBW的前景如何也最终由消费者的实际体验来决定。

来源:中关村在线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图文内容转载自互联网。您若发现有侵犯您著作权的,请及时告知,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侵权作品,停止继续传播。

欢迎投稿

电话:186-8291-8669;029-89525942
QQ:2548416895
邮箱:yejibang@yejibang.com
yejibang@126.com   
每天会将您订阅的信息发送到您订阅的邮箱!

行业资讯项目信息
案例欣赏

精彩案例推荐
更多>>
首页|案例|行业资讯|视频演示|实用工具|关于我们
本站部分图文内容转载自互联网。您若发现有侵犯您著作权的,请及时告知,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侵权作品,停止继续传播。
业绩榜http://www.yejibang.com 备案许可证号:陕ICP备11000217号-8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4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