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苛刻”的蓝科:把产品修炼成精 角逐世界顶尖
摘要:近年来,LED行业飞速发展,国内LED封装技术已可以比肩国际水平,在产品性价比方面甚至超过国际一线品牌。在显示屏封装技术领域,深圳市蓝科电子有限公司无疑扛起了与国际一线品牌同台竞技的大梁。
近年来,LED行业飞速发展,国内LED封装技术已可以比肩国际水平,在产品性价比方面甚至超过国际一线品牌。在显示屏封装技术领域,深圳市蓝科电子有限公司无疑扛起了与国际一线品牌同台竞技的大梁。
十七年,足以成就一名出色的企业家,也足以造就一家成功的企业。十七年来,在董事长江淳民的带领下,蓝科始终关注市场前沿动态,深入扎根生产一线,致力于为显示屏行业提供高品质的LED封装产品,朝着世界顶尖的LED封装企业迈步向前。
蓝科电子董事长江淳民
军工品质、蓝科智造,角逐世界顶尖客户群
如果需要一个词去形容蓝科,毋容置疑就是苛刻,但这样的苛刻并非对人,而是蓝科人对于自身产品质量高要求的一种体现。
据了解,我国LED封装产业从上个世纪70年代起步至今,都未有一个被广泛接受的质量测试标准,特别是在可靠性这方面,这不仅导致了行业的无序竞争,也使得LED封装厂家公布的数据中有些信息往往会被质疑。
蓝科电子董事长江淳民解释道:“现如今很多LED厂家的可靠性检测标准都是按‘-40℃~100℃’500回合的标准进行测试,在这样标准的检测下,国内的灯珠基本上没有太大问题。但是显示屏在生产及用户长期使用过程中,LED的死灯率却千差万别,有的五六年没有死灯,而有的LED仅仅在生产过程中的死灯率就已经达到了100 PPM,这就说明除了LED封装厂的工艺水平参差不齐外,也说明了这种‘可靠性测试标准’已经完全无法满足显示屏的发展需求了。否则,一个测试就可以评价LED的好坏,何苦要到客户端去自取其辱呢?我们知道,LED 最怕潮湿。但是下游屏厂在焊接LED 时,有个回流焊工艺,在>200℃高温情况下时间长达5~7分钟,质量不好的灯珠,在材料的衔接部分会出现缝隙,水气随着缝隙进入灯珠,在气化的过程中会出现22倍至50倍的体积膨胀,在微观环境下,这样一个小小的水珠造成的体积膨胀,就是一次爆炸!将会给灯珠带来不可逆转的伤害,甚至‘毁灭性的破坏’。”
一个大坝出现裂痕可以年年修补,但LED显示屏随着间距越来越密,修补又谈何容易?即使修补也不可能达到原屏理想的效果。为了规范LED封装行业市场,推动行业向更高的标准发展,蓝科率先将美国JEDEC半导体SMD质量标准引入中国LED封装行业,并日复一日的在生产中执行着,不容任何松懈。
蓝科电子前台展示
江淳民表示:“蓝科产品的设计标准是:经过85度的湿度和85度的温度环境下储存24小时,之后过回流焊,这样再来进行冷热冲击(-65℃~150℃)五百个回合的循环,目前全世界在500个回合冷热冲击后没有死灯企业仅有三家,蓝科是其中一家。”另外,蓝科每一批次产品,都需要做ORT(Ongoing Reliability test)试验,如果不能通过测试标准便不让出货,即使是研发出来的新产品、新材料也一样,过不了检测标准,就连小批量生产的机会都没有。
正是因为蓝科采取这样苛刻的检测标准,才造就了一批批代表着蓝科品牌的优质产品。其中,黑晶便是蓝科高标准检测下的一个明星产品。
蓝科户内高清全彩显示器件——黑晶系列SMD1515
蓝科黑晶一开始设计的时候就采用了户外的标准,目前这个产品的失效率<3ppm(百万分之三),然而蓝科想要做到的并非仅此而已。为了适应LED高密度发展的趋势,蓝科人给自己的目标是达到0.5 ppm的失效率。也许你难以想象0.5 ppm是什么概念,美国军工也才10 ppm,由此可见蓝科对于产品质量要求的苛刻程度。
江淳民认为:“高标准的制定对我们行业会形成健康性的发展,也可以通过高标准的制定来提升自己的能力,当企业能力到达一定程度的时候,我们国内的封装厂完全是有能力去和日亚去抗衡,去竞争世界上最顶尖的世界客户群落。”
细分市场精耕细作,致力成为领域专家
近些年来,LED行业内技术的更新换代越来越快,行业内呈现出了不同程度的产能过剩问题,很多LED企业好像走入了死胡同般,在价格战里百转沉浮,但江淳民却认为:“我们还有很多的客户需求没有做到,作为专业型公司,我们还配不上一个专家的称号,那就应该更加努力,通过自身的创新,在细分的领域做出成绩,而不是急着以价格战去证明自己。”
正如江淳民所说的,在细分的市场里做精致的产品,抓住用户的需求,获得客户的青睐又有何难?“中国人去日本买马桶盖”不正是*好的体现吗?时下部分中国消费者消费升级的需求加强,他们不再需求商品“能用”,还希望商品“好用”“耐用”,而LED企业完全可以抓住这样的需求点,关注行业细分领域,做出让消费者趋之若鹜的优质产品。
多年来,蓝科始终在LED封装领域不懈探索专研,专注于一点,聚焦于一点,深入于一点,把所有的注意力集中在一个点去解决问题,走进蓝科的产品王国,不难发现:蓝科的产品型号并不多,但是每一款产品都是蓝科人心中的明星产品。例如,针对小间距LED显示屏研发的某款器件,蓝科在2013年就已经研发出来,虽然此款器件与国际水准相差无异,但是由于没有达到蓝科自身的出厂标准,至今没有量产。
江淳民表示,蓝科一直在寻求新材料的突破,这也将是今年蓝科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的重点工作。对于产品,“我们不因潮流而盲动,只以自身标准为准则,坚持走自己的路,为用户提供世界级的器件”。
创新永不止步,直指世界一流LED屏封装厂
一个没有创新的企业终将无法成为巨人,无数成功的企业积累的经验也表明同一个真理——唯有创新才有出路。
“真正的高尖端技术只能来源于自身的能力,光靠买是不够的。世界上总有一些东西是抄不来的,你只能靠自己去创造去发明。”面对行业内抄袭泛滥、创造发明成本越来越高的境况,蓝科人依然坚持自主创新这条道路,为用户做更好的产品。
当然,自主研发的路是相对曲折的。江淳民坦言,当年研发Super Top系列产品时也曾走过不少弯路。当时的蓝科研发体系和研发经验有所欠缺。在开发新产品,会碰到一些无法想象的困难,每一款物料都要去分析验证,要不断寻求问题的本质,这个过程中往往会被其他因素不断地干扰,但干扰的过程中还要走出路,因此走很多弯路。
“Super Top前四年的研发,基本上把蓝科的财力耗得差不多了。” 面对如此境况,不断有人劝说江淳民放弃,但即使如此,蓝科还是坚持下来,江淳民说:“蓝科一直在告诉这种反对的声音,我们不创新只有死路一条,如果说我们不能容忍创新过程中的失败,我们将永远对不起和我们一起走下去的人,前怕狼后怕虎,怎么可能拥有*秀的技术人才?”
蓝科户外全彩显示器件2727系列产品
时间证明,江淳民当初的决定是正确的。Super Top的研发为蓝科今后的研发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以至于后来黑晶的研发以及2015年准备推出的户外347、2727、2121及户内1515等产品的研发速度变得非常快。
回想昔日艰难,江淳民戏称:“感觉把所有的苦都吃完了”。无疑,研发的过程是一个反复煎熬最终豁然开朗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蓝科始终采取一种极大的包容度和极度的开放心态去面对,且坚定不移。
如今,蓝科已在研发的道路上走过了17年,在未来的17年甚至更长久的时间里,蓝科将始终围绕“创新是蓝海”的经营宗旨,持续创新,向着“世界一流的LED显示屏封装厂”的目标迈进。
欢迎投稿
QQ:2548416895
邮箱:yejibang@yejibang.com
或 yejibang@126.com
每天会将您订阅的信息发送到您订阅的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