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大屏幕显示业绩榜 [ 业绩榜首页 - 网站地图 ]

LED发光技术取得新突破 光提取效率大幅提升让LED更亮

类别:技术与产品发表于:2018-10-12 14:29
关键字:钙钛矿LED发光

摘要:我国科研人员在钙钛矿LED发光研究方面取得新突破

   近日西北工业大学常务副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黄维与与南京工业大学先进材料研究院王建浦教授合作的团队,在钙钛矿发光二极管(LED)领域再次取得重大突破。他们在世界上首次通过自发形成的具有亚微米尺度的离散型钙钛矿,使LED的光提取效率得到大幅度提升,在同等能耗下,LED变得更好更亮。这一*新科研成果在低成本、高亮度、大面积LED领域展现出独特的应用潜力,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以及巨大的市场价值。国际顶尖学术刊物Nature(《自然》)刊发了该研究相关成果。


20181011030748984.jpg

钙钛矿LED相关研究原理图。(图:西工大)


   LED能够将电能转成光能,被称为第四代照明光源或绿色光源,因其效率高和寿命长,长期以来一直在全球显示与照明领域应用广泛。但是,目前平面结构的LED,尤其是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的发光效率还比较低,原因在于除了约20%-30%的光子能通过折射离开器件外,其他光子都被限制在器件中,因此科学家们通常采用光提取技术来提高LED的出光效率。光提取效率指的是LED实际发出的光能与产生的光能之间的比值,由于LED芯片折射率与空气折射率的巨大差别,使得光提取效率成为影响LED性能提高的最关键因素之一,提高光提取效率有助于实现更好、更亮的LED。然而该方法需要增加图案化光栅等特殊结构,并且成本高、制备工艺复杂,往往还会造成LED发光光谱和出光方向的改变,从而影响发光效率。


   针对这一世界性的重大科学难题,黄维院士以及王建浦教授所带领的团队,通过一种简单的低温溶液法,实现了由一层非连续、不规则分布的钙钛矿晶粒,以及嵌入在钙钛矿晶粒之间的低折射率有机绝缘层组成的发光层,进而大幅度地提高了LED的光提取效率。王建浦教授表示,使用该方法制备的LED器件外量子效率达到20.7%,在100mAcm-2的电流密度下能量转化效率达到12%。此外,通过与浙江大学田鹤教授、戴道锌教授团队之间的合作,他们发现该方法形成的非周期性结构可以将LED光提取效率提高10个百分点。


   LED行业作为半导体与泛半导体中市场规模几千亿元的市场空间,具备很好的赛道效应,为*秀公司成长提供润土。无论是进口替代还是内生增长,下游应用叠加新时代新能源新环境等策略,市场空间充足。


   随着LED显示技术的不断提升、成本的不断下降、产品的日益成熟,LED显示产业发展迅猛。据研究机构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LED显示屏行业产值将达420亿元。GGII预测,2020年中国LED显示屏行业产值规模将达577亿元。

来源:大公网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图文内容转载自互联网。您若发现有侵犯您著作权的,请及时告知,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侵权作品,停止继续传播。

欢迎投稿

电话:186-8291-8669;029-89525942
QQ:2548416895
邮箱:yejibang@yejibang.com
yejibang@126.com   
每天会将您订阅的信息发送到您订阅的邮箱!

行业资讯项目信息
案例欣赏

精彩案例推荐
更多>>
首页|案例|行业资讯|视频演示|实用工具|关于我们
本站部分图文内容转载自互联网。您若发现有侵犯您著作权的,请及时告知,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侵权作品,停止继续传播。
业绩榜http://www.yejibang.com 备案许可证号:陕ICP备11000217号-8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4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