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ro-LED产业链雏形初现,市场将迎洗牌期
摘要:随着完整的Micro-LED显示产业链雏形初现,2019年显示市场即将迎来洗牌期。
随着完整的Micro-LED显示产业链雏形初现,2019年显示市场即将迎来洗牌期。
2018年年初三星发布Micro-LED模组化电视“The Wall”后,在Micro-LED显示领域的这场“角逐”一下子拉开了帷幕。Micro-LED的所有关键性能如分辨率、色域、亮度、响应速度、寿命、能耗等均优于目前显示的主流LCD和新兴技术OLED。在技术上被认为是人类2D显示的极限。一旦进入市场将会全面取代现有的显示技术。
2018年Micro-LED技术开始走向成熟。一是,2018年台湾的PlayNitride、晶电,韩国三星、LG以及日本索尼等企业克服了制约Micro-LED发展的核心问题巨量转移技术。二是,在背板方面,Si CMOS技术已经比较成熟,驱动主要分为主动驱动和被动驱动两种,在外延生长方面一致性和色彩稳定性的问题也寻求到了解决方案。
可以说,一条完整的Micro-LED显示产业链雏形已经呈现。 这也同时意味着,2019年显示市场即将迎来洗牌期。
具体来说,与传统的LCD相比,Micro-LED将不是再只是作为背光源而是将直接制成显示屏。当前LCD的显示屏的产业链主要分为原材料、LED芯片、LED器件封装、LED显示屏、背板与驱动六大板块。而Micro-LED的产业链中将会不再需要LED器件封装的相关企业,而会增加拥有巨量转移或者全彩转换技术的公司,原本的LED芯片厂将可以直接与显示屏厂商对接。
产业链的重构将会使得当前显示市场格局发生变化,LED器件封装的巨头必须尽快转型否则将走向衰落,而曾经的技术壁垒在重构的产业链中不具备任何意义,一些初创的拥有巨量转移等技术的企业将成为新产业链重要的一环,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国星光电:MiniLED产品跟客户产品配合生产
近日,有投资者向国星光电提问,“业内人士称Mini LED技术已经足够成熟,可以用来生产面板。请问公司的产品是否可行,有无相关技术储备?”
对此,国星光电回复,公司电视背光Mini产品已在8月的台湾TOUCH展上展出,目前跟客户已有产品配合生产;公司紧紧围绕“技术高精尖化、市场国际化和生产规模化”的战略部署,强化改革创新、深入市场开拓,持续提升经营水平和管理效益。
此外,国星光电表示,公司暂无lifi光通信技术,公司的前瞻性研究部门对LED的革新技术进行实时跟进研究。
雷曼股份:COB技术可成为MicroLED重要组成部分
此前,有投资者向雷曼股份提问:“ 公司COB技术可以应用在LED微显示吗?”
11月14日,雷曼股份回复称,COB小间距显示技术是目前P2mm至P0.5mmLED小间距的*佳技术和商业方案,是LED小间距高清显示的未来。LED小间距显示发展驱动力,是典型的技术与市场双轮驱动,LED微显示也是COB技术,Mini LED显示与Micro LED显示,都是LED芯片与基板进行集成封装。COB集成封装技术属于LED小间距高清显示领域的*新技术。
雷曼股份表示,公司COB小间距显示的相关技术,可以应用在Mini LED与Micro LED显示,并可成为Micro LED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来源:MicroLED产业研究
欢迎投稿
QQ:2548416895
邮箱:yejibang@yejibang.com
或 yejibang@126.com
每天会将您订阅的信息发送到您订阅的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