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大屏幕显示业绩榜 [ 业绩榜首页 - 网站地图 ]

LED行业面面观:各式“王林”游走产业中

类别:行业新闻发表于:2013-10-11 09:35
关键字:LED 大佬

摘要:LED产业经过几年的疯长,催生了太多传奇,据说有位“大佬”凭一张中奖彩票使其企业渡过了难关,从而变成了当下产业中响当当的人物。这不要说在国内,在全世界的企业治理中也属于绝无仅有的范例。在中国,民企创业实属不易。

    LED产业经过几年的疯长,催生了太多传奇,据说有位“大佬”凭一张中奖彩票使其企业渡过了难关,从而变成了当下产业中响当当的人物。这不要说在国内,在全世界的企业治理中也属于绝无仅有的范例。在中国,民企创业实属不易。


    多年的人资经历,笔者也算是阅人无数了,曾经为失去真正的人才而深感惋惜,也看到过很多“王林式”的人物在产业中到处游走,创造着一个又一个末落的“神话”。可悲的是这种悲剧至今仍在重复上演,却很少引起产业大佬们的警醒。


    一个曾经在LED封装行业中也算重量级的企业,为了革新请来了一个外籍管理者,据说来头很大,在进入企业后第*把火烧的就是产品结构调整,放弃显示专攻白光,结果是白光没有稳定产量,而显示客户丢失殆尽,整个企业陷入销售和制造严重脱节的困境中,最后是变革者走人,而企业则滑入低谷至今在默默无闻地活着。


    同样在LED封装界也有一个崭露头角的兄弟,挖掘了一个被竞争对手辞退的销售高层,不到半年功夫从原来的月销售额3-4百万一下子增长到8百万,公司基础能力并没有增强,而业务量却像打了鸡血似的疯长。但结果年底近一半的账无法收回,总经理下台,企业在封装领域再无声音。


    还有一个在显示领域很有影响力的企业在几年前就开始布局LED照明,这足以说明经营者的战略眼光,项目负责人是来自国内行业大型企业品质系统的总监,经过一年的产业布局,钱花了不少,项目却半死不活。笔者在一次聚会上和这位老兄细聊后才发现,他对市场一无所知,没有对市场产品需求进行分析,也没有对照企业的营销优势,更没有选中市场的切入方向。他只是依照制造产品的模型,将尽可能多的产品系列生产出来,更重要的是他自始至终都认为现在效果不好,是企业投入和支持不足所致。笔者问他如果是你自已的企业你会不会这样做,他说当然不会了,我哪来这么多钱!


    曾经碰到过一个海吹的高手,一直在做制造管理,却忽悠老板有一个几个亿需求的大客户。其实理性地想想,一个大客户如果跟随着一个管理人员流动,那是什么层次的客户?如果他真的有这样铁的人脉,会在企业中挣那几个辛苦钱?关健是仍有人相信!


    以上“王林式”的人才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背景华丽,出身名门,或者极能海吹,都是自信地认为自己是包治百病的大师。HR保守的信息管制,企业急功近利的心态,给行业中游走的“王林”提供了生存的土壤,而在这些“王林”大行其道的同时,那些真正务实的职业经理人却面临着现实的生存的压力,如果引进一个人才就能产生暴利,谁还会认真地关注企业的深层治理?谁还会实实在在的做产品做服务?这就是行业人才乱象中企业最大的病根。


    有什么样的观众就有什么样的演员,上有所好,下必随之。在企业中最能吸引经营者的莫过于有客户有订单,所以在企业中游荡的“王林”才能风生水起。


文/刘文斌


来源:LEDinside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图文内容转载自互联网。您若发现有侵犯您著作权的,请及时告知,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侵权作品,停止继续传播。

欢迎投稿

电话:186-8291-8669;029-89525942
QQ:2548416895
邮箱:yejibang@yejibang.com
yejibang@126.com   
每天会将您订阅的信息发送到您订阅的邮箱!

行业资讯项目信息
案例欣赏

精彩案例推荐
更多>>
首页|案例|行业资讯|视频演示|实用工具|关于我们
本站部分图文内容转载自互联网。您若发现有侵犯您著作权的,请及时告知,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侵权作品,停止继续传播。
业绩榜http://www.yejibang.com 备案许可证号:陕ICP备11000217号-8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4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