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大屏幕显示业绩榜 [ 业绩榜首页 - 网站地图 ]

厦门大学针对钙钛矿量子点Micro-LED全彩显示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

类别:行业新闻发表于:2023-05-09 10:43

摘要:近日,厦门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半导体照明实验室在Micro-LED全彩显示技术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近日,厦门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半导体照明实验室在Micro-LED全彩显示技术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这一成果以“Brightened bicomponent perovskite nanocomposite based on Förster resonance energy transfer for micro-LED displays”为题发表在Advanced Materials上。

1.jpg

钙钛矿量子点因其在发光性能的诸多优势,在Micro-LED全彩显示领域具有极高的应用潜力。然而,钙钛矿量子点的短板也很明显,尤其是红光的钙钛矿量子点,稳定性较之绿光钙钛矿量子点更差,亮度也更弱。

针对当前难点,半导体照明实验室提出了一种全新的策略,利用红色发光钙钛矿量子点(γ-CsPbI3)包覆绿色钙钛矿量子点(CsPbBr3),形成核壳结构,在两种量子点之间满足能量转移的条件,γ-CsPbI3将CsPbBr3的发光完全吸收。

由于CsPbBr3向γ-CsPbI3传递能量,因此γ-CsPbI3会表现出CsPbBr3的激发特性,可以调节该结构的最 佳激发波长。

2.jpg

该工作中,红色发光的双组分钙钛矿量子点最 佳激发波长逐渐被调节至蓝光区域,在蓝光激发下,光致发光强度可以提升3倍以上,且蓝光激发量子产率接近100%,稳定性也得到了显著提升。

在将红光量子点最 佳激发波长调节至蓝光区域后,研究人员将该双组分量子点应用于蓝光Micro-LED色转换层中。借助玻璃微孔阵列作为载体,沉积出的量子点阵列与Micro-LED阵列相对应,实现了极佳的色转换性能,显示色域可达到135.9%的NTSC标准。

3.jpg

总的来说,这项研究是将非辐射能量传递机制与Micro-LED色转换技术相结合,从性能提升、工艺精简方面“双管齐下”,以达成用更低的成本实现高质量Micro-LED全彩显示效果。

来源:显示世界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图文内容转载自互联网。您若发现有侵犯您著作权的,请及时告知,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侵权作品,停止继续传播。

欢迎投稿

电话:186-8291-8669;029-89525942
QQ:2548416895
邮箱:yejibang@yejibang.com
yejibang@126.com   
每天会将您订阅的信息发送到您订阅的邮箱!

行业资讯项目信息
案例欣赏

精彩案例推荐
更多>>
首页|案例|行业资讯|视频演示|实用工具|关于我们
本站部分图文内容转载自互联网。您若发现有侵犯您著作权的,请及时告知,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侵权作品,停止继续传播。
业绩榜http://www.yejibang.com 备案许可证号:陕ICP备11000217号-8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4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