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GD彻底退出LCD!创维成“接盘侠”?
摘要:时过境迁,如今市场尚在复苏阶段,LCD行业只会越来越卷,并购重组,已经从5年前的卖方市场转向了买方市场。
LGD与创维签署协议
维科网·显示此前报道过的LGD出售广州工厂事宜如今有了新进展。近日,LGD就广州工厂出售事宜与创维确认了收购排他性协议,这也意味着创维获得LGD广州工厂的优先收购权,但具体的收购方式和金额尚未盖棺定论。
事实上,这并不是面板行业首次出现产业链重组。早在2018~2019年,面板行业也是当今这般供过于求的背景下,京东方与TCL华星就分别收购了巨额亏损中的CEC及三星显示。
时过境迁,彼时两大巨头并购的目的是为了扩大市占率,如今市场尚在复苏阶段,LCD行业只会越来越卷,并购重组,已经从5年前的卖方市场转向了买方市场。
首先不可置否的是,LGD广州工厂的出售是必然的,因为LGD主动收缩亏损的大尺寸LCD的战略是确定的。
虽然自去年年底以来面板价格开始上涨,但由于大尺寸产品仍未获利,LGD广州工厂稼动依旧不足50%,LGD的经营状况并没有因为TV面板价格的上涨有所改善。
且从财报数据可以得知,LGD已经连续4个季度亏损,2022Q4资产负债率已达到68%,今年Q1销售额为4.4万亿韩元,比去年同期减少31.84%,营业亏损1.1万亿韩元(56.9亿元人民币),亏损率进一步下探来到25%。叠加P7工厂的提前关线以及广州LCD工厂在业内率先大幅减产的举动,均可以看出其想要尽快摆脱亏损业务的决心。
为什么是创维
在出售对象方面,结合上文提到的LCD市场背景,被同行收购的可能性不大。一方面是在全年需求尚无明显反弹的背景下,市场依然存在供大于求的现状,叠加未来惠科H5产线投产,华星T9产能逐渐爬坡,很难想象有人愿意再接下这颗“烫手山芋”。
另一方面,创维与这条产线颇有渊源。2012年,LGD广州厂、广州开发区以及创维分别以70%、20%、10%的比例共同投资了这座工厂。因此创维已经占有了其10%的股权,那回购57%的股份就可以拿到LGD广州LCD工厂的绝对控制权。
再结合创维品牌近几年的电视业务来看,其整机出货规模正在逐步下滑,在整体LCD电视业务规模收缩的状况下,若供应链无法保障,则会增加电视业务规模持续收缩风险加剧的可能性。
也就是说创维本身就是有稳定面板供需的强烈需求,而一旦收购LGD CA工厂,首先从面板资源上能得到充足的物量支撑,其次如果面板业务与整机业务发挥好协同效应,甚至有望重现以往的市场荣光。
三大挑战如何“破局”
整体来看,创维”接盘“LGD广州工厂是最有可能也是最合理情况,只是时下也有几大难题亟需创维解决。
首当其冲就是LGD此次开价不低,据了解,此前LGD方期望的出售资金回报约为80亿元,很明显是对标了2020年京东方收购CEC南京及成都工厂股权花费121亿元以及华星收购三星显示苏州工厂斥资76亿元的案例。
其次,创维并没有丰富的面板生产运营经验,况且LGD早在去年就早早的降低了产线稼动率,原有员工或离职或下岗,创维若想重启产线便要重组一整个生产运营团队。可即便是京东方和华星也在之前收购的后续中出现了运营难题,很难保证创维不会出现类似情况。
最后倘若创维真的收购了这条产线,自己则在市场中拥有整机厂和面板厂双重身份,当以前的供应商变成竞争对手,自身产线又无法满足面板需求时,创维又该如何游刃于这种复杂关系当中,一切都值得创维三思。
资料显示,LGD广州8.5代LCD面板厂是其首座海外面板工厂,项目总投资达40亿美元;2012年5月动工,2014年9月1日投产,主要生产55英寸、49英寸和42英寸等用于超高清和全高清电视的大中型LCD面板;满产时,每月玻璃基板产能可达12万片。
此外,LGD在广州还有一座8.5代OLED生产线,于2017年投建,2019年正式建成,是中国首条大尺寸OLED面板生产线 ,也是全球第二个大尺寸OLED面板生产线。主要生产4K超高清55英寸、65英寸、77英寸等大尺寸电视用OLED面板,初期产能达每月6万片玻璃基板,2021年底最大产能达到每月9万片玻璃基板。
来源:维科网显示
欢迎投稿
QQ:2548416895
邮箱:yejibang@yejibang.com
或 yejibang@126.com
每天会将您订阅的信息发送到您订阅的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