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大屏幕显示业绩榜 [ 业绩榜首页 - 网站地图 ]

债务蔓延 LED企业岁末催款斗法

类别:行业新闻发表于:2013-12-13 09:38
关键字:债务 催款

摘要:年底催收货款对于企业来说,更是比接单还要重要的头等大事情。而中国LED产业产能严重过剩,靠赊销做生意已经成为常态。财务紧张的公司比比皆是,这给年底的货款回收制造了大大的麻烦。

    中国人有个习惯,赚没赚到钱都要回家过年。很多小企业没有完善的会计制度,年底账上有多少钱,就当是今年赚的。也正是靠账面上的这点钱,来张罗年底的一切事情。


  到了年底,公司的开销直线升级,因为开年很多工人都来不齐更别提交货,所以年底一些厂会提前备点原材料。银行的欠款年底到期也一定要还了,如果不还上了“黑名单”,明年再想借就悬了,再怎么也得挪点钱把利息先还上。对于人力成本较高的制造业来说,年终奖也是个头疼的事情。这钱、那钱算下来,大家就开始下狠心去追自己的客户,平时收不回的钱,此时都希望能够一举拿下。


  年底催收货款对于企业来说,更是比接单还要重要的头等大事情。而中国LED产业产能严重过剩,靠赊销做生意已经成为常态。财务紧张的公司比比皆是,这给年底的货款回收制造了大大的麻烦。


  日前,记者走访了10家企业,它们的老总都在为催款苦恼,大家似乎都对今年款能不能到账捏着一把汗。


  “今年能不能收到钱很悬,我们做的很多都是工程单,政府的单多,我又不能去告它。”一家华南的LED照明公司总经理对记者表达了自己的无奈。的确,今年工程难收款已经成了行内公认的事实,就连上游芯片厂都知道。


  “现在做生意,催款是每月都要做的事情,可能年底会增加收账的力度。”回天胶业的营销总监陈熙表示。


  “我们的客户就跑了一家。”深圳一家小电源厂对于年底催款似乎非常淡定,他表示其余欠他货款的公司都还在,催款也还在继续中。对于能不能催到款,他似乎已经习以为常,反正每年都这样。


  但据记者了解,平时都有催款,但大家都是一条线上的兄弟,手头都紧,也不想落下面子死催,手头松时给钱就行。但年底了,老板开始施压销售总监,销售总监开始对下面的销售经理、一线销售员下达指标,此时他们被迫开始一个电话接一个电话催款,有的老总甚至亲自异地上门催,连数额较大的差旅费也在所不惜。


  “公司刚成立的时候,大家都是哥们,现在不行了,货是出去了钱没收回来。”炫硕光电总经理赵玉涛表示。


  记者采访期间,一位老总当场就接了一个电话,“也就100多万,年底了我们也难。分期付吧,年底付点明年再付点……这样吧,每个月多五万。”类似这样的催款经历,很多老板都碰到过。


  “我们现在担心的不是接不到单,而是收款。”三一联光总经理冯白桦接受采访时也表示。


  因为行业混乱,很多时候一些很小的债务便可以产生连锁反应,甚至将很多具有规模的企业活活逼死。而企业为了生存,更是使出浑身解数讨债,不惜出奇招。


  一直以来,国内LED行业三角债情况就非常严重,政府、工程商、经销商、代理商欠应用厂的钱,应用厂欠封装厂的钱,封装厂欠芯片厂、辅料厂的钱,芯片厂就欠MO源厂的钱,各家公司还都欠银行的钱。一条债务链上谁出了问题,后果都会很严重。今年银行银根缩紧,IPO上市也遥遥无期,大家也只能把自己的客户盯得紧紧的。


  虽然中国是个人情社会,但为了保证收款,企业间的交易也一定会签合同,哪怕是网上下载的标准合同,没有合同再怎么也会来个收据。但事实上,对于一条供应链上的朋友来说,违约的事情时有发生。


  记者致电一家胶水厂副总,对于付款违约,他给记者的解释明显偏向客户。他告诉记者,违约是因为封装厂没钱。“很多封装企业的财务报告一个季度利润就那么点,还是账面的,给钱肯定不那么爽快。”


  的确, 上半年虽然大家一直忙活,事实上并不是太“挣钱”。《高工LED》统计了21家上市公司上半年的收入、应收账款、应收票据、营收账款的数据。数据显示,2013年21家上市公司总收入97.54亿元,应收账款73.71亿元,应收票据15.16亿元,应付账款45.93亿元。可见上市公司手头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宽裕,相信中小企业更难。


  这么看起来,除去各种年底花销,企业本身也所剩无几了。一家公司再怎么也得留点流动资金,所以财务请款1000万,在账上有钱的情况下老板一般只会批800万元还款,也就是说,还留有200万元的缺口。


  财务拿到钱,会按照每家客户的债务情况进行分配,一般按账期先来后到的原则争取每家企业都能打点,200万元的缺口很可能就这样被平均分配到各家公司。也就是说年底各家公司依然拿不到所有的外债,总得留点尾巴来年再结。从供应商角度讲,每家客户都留点尾巴,整体算下来也是一个相当大的数字,但总比没有好。


  但也有例外,有些企业已经长期和供应商不合作,而款又确实拖了很久才会考虑在年底一次性结清。但付了他们家的,你家就少点了,这其中也多多少少有点绑架供应商的想法,他们认为供应商和自己现在还在同一条船上,就必须分担债务风险。当然也有些人品不好的老板,他们就是有钱先“潇洒”,明日事来明日忧。


  “年底了我们最担心的是客户跑路,年底跑路的特别多。”杰果电子总经理陈永胜表示,他们的客户大多是大厂,所以并不是太担心,只是周期稍微长一点。


  那么欠款是否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追回?为此,记者咨询了广东蛇口律师事务所的丁律师。丁律师表示,债权人向法院提起诉讼是保护债权的一个重要且合法的手段。一般情况下,只要买卖合同合法成立生效,债权债务明确,不存在败诉的可能。但是胜诉只是保护债权的第*步,关系到债权最终能否得以实现的关键还在判决后的执行阶段。


  根据我国的《公司法》的规定,我国公司只有两种形式,要么是有限责任公司,要么是股份有限公司,这两种公司不管是哪一种形式,公司的股东都是以出资额为限,对公司的债务承担有限责任。因此,当公司的股东或者实际控制人恶意逃避债务,下落不明后,即使债权人向法院提起诉讼,会得到下列三种结果。比较好的结果是公司有剩余财产可供执行,且剩余财产能够清偿债权人的债务,届时法院会判决将企业剩余财产拍卖后以偿还债务。而更通常的结果是,有剩余财产可供执行,但是也不能保证债权人的债务能完全得到清偿,对于不能清偿的部分,债权人也只能遗憾了。更坏的结果是完全没有剩余财产可供执行财产,债权人起诉只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跑路”的老板如果公司账面无法偿还供应商,是否可以执行他的私人财产呢?我想这是老总们最关心的问题。


  丁律师表示,“跑路”意味着老总试图通过这种模式逃避责任,很多老总其实自己私人账户有钱,可是他宁愿破产也不愿支付货款。这种跑路的行为,是公司的实际控制人想利用公司有限责任这个法律空当,来实现其逃避债务的目的。这种情况在现实交易中出现很频繁,每年法院都要收到很多类似的诉讼。


  有限责任的初衷是为了更好地发挥法人制度的经济功能,鼓励投资人(股东)投资,方便交易主体之间的交易快捷、迅速,同时也降低交易成本。但是这个制度同样也成为了股东或者实际控制人恶意逃避债务或者法律义务的手段。为了防止法人制度沦为某些人现实非法目的的工具,我国《公司法》规定了“法人人格否认制度”。这个制度的目的就是为了防止上述股东或者实际控制人恶意逃避债务或者法律义务。但是这个制度的缺点就是债权人要想证明股东或者实际控制人恶意逃避债务,比如走公司以外的账户甚至是走股东或者实际控制人的私人账户来接受公司自身的运营资金,使公司实际收入严重削减的方式来逃避债务,那么这个搜集证据的过程就非常艰难,因为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谁主张,谁举证。债权人要想主张股东或者实际控制人通过其私人账户恶意逃避公司债务就必须举出证据证明。否则不会得到法院的支持。


  正因为有上述诸多困难,导致有的公司即使在法院能胜诉,但是最终是赢了官司输了钱。所以更多的公司采取了一些“非常的手段”实现自己的债权。记者采访了解到,为了解决收款难的问题,有些公司利用很多法外手段,通过自力救济来保护自己的债权。催债公司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催债公司的目的很单纯,就是为了帮助债权人获得欠款,所以不惜使用多种手段到达此目的,其中不乏不法手段。债权人不可能实时监控催债公司的行为,因此催债公司的行为一旦失去控制,有可能会引发额外的纠纷,甚至牵涉到刑事案件。假如真出现上述情况,委托催债公司履行催债行为的债权人同样也难逃法律责任。


  总的来说,大家都不想撕破脸,诉讼只是最后一步,企业现在也左右为难。



高工LED旗下《LED研究评论》2013年第12期(总第48期)  记者/龙宗慧

来源:高工LED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图文内容转载自互联网。您若发现有侵犯您著作权的,请及时告知,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侵权作品,停止继续传播。

欢迎投稿

电话:186-8291-8669;029-89525942
QQ:2548416895
邮箱:yejibang@yejibang.com
yejibang@126.com   
每天会将您订阅的信息发送到您订阅的邮箱!

行业资讯项目信息
案例欣赏

精彩案例推荐
更多>>
首页|案例|行业资讯|视频演示|实用工具|关于我们
本站部分图文内容转载自互联网。您若发现有侵犯您著作权的,请及时告知,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侵权作品,停止继续传播。
业绩榜http://www.yejibang.com 备案许可证号:陕ICP备11000217号-8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416号